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根宝之“抢逼围”

(2006-06-02 12:51:55)
分类: 如烟旧事

徐根宝,中国足坛的名人。

徐根宝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国家足球队主力,后出任国家队队长。执教后任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队、国家二队和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吉隆坡兵败之后,他到上海“申花”俱乐部足球队、大连万达俱乐部队出任主教练,并获全国甲A联赛冠军。1997年和2001年两度复出,率广州松日和上海中远,打入甲A。他无疑是一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最成功的教练,并以其一贯逞强的“嘴上功夫”和“抢逼围”风格,让人欢喜让人忧。

  对一个人的认识,第一印象很重要。1987年7月,我奉命采访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举行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7月3日,当我登上中国民航飞往贝尔格莱德的班机时,才发现与中国体育代表团同机。在飞机的最末几排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傍边坐着一位小伙子,一问,方知是中国大学生足球队的球员成耀东(现在已是大明星了,中远国际足球俱乐部队的主教练)。

成耀东是上海人,知道我是《新民晚报》的记者,便显得很活络。我问他:“徐根宝是哪一位?”“你不认识他?!”说着,成耀东指给我看。哦。一位皮肤黝黑、个性毕露的中年男子。“波音707”空间实在有限,我一直没能面对面地采访徐根宝。飞机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国际机场作技术性逗留。在一家专卖皮货的商店前,我与徐根宝和他的副手杨礼敏有了第一次的交谈。徐根宝,理着一头短发,额前的几撮头发仿佛会跳动,一双眼睛特别的机灵。听说,徐根宝过去踢球,便以小聪明出名的。我发现,徐根宝是一位很健谈的人,他似乎也很能把握记者的心态,知道记者需要一些什么。

一般讲来,记者不愿接触四平八稳、且说话谨小慎微的教练。徐根宝后来担任国家队的主教练,出征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其发誓立“军令状”的事情,便是通过传媒的广泛传播而变得路人皆知的。这最后也导致了他的“下野”。说心里话,我很欣赏徐根宝的做法,一个国家队的主教练,没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雄心,而一味地数说自己的困难,以备将来推御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教练吗?

  由于中国民航的班机误点,我们没有赶上飞往萨格勒布的航班。当时,我真想在贝尔格莱德过上一夜。但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则等不及了,连夜租了大巴士,准备北上500公里外的萨格勒布市。在机场的咖啡座傍边,徐根宝教练问我:“跟我们一起走吗?”这一句话,打消了我留宿贝市的念头。于是,我们又坐了7个小时的汽车。当我们千辛万苦地赶到萨格勒布时,徐根宝很风趣地丢下了一句话:“队员们30个小时没有合眼,我现在担心的是,他们明天别把球踢进自己的大门去里去。”把我笑死。

这一路夜车,尤其是在一个加油站加油的间隙,我同徐根宝教练又聊了不少的话题。我觉得,徐根宝比较善于收集信息,听取别人的意见。比如,他一再让我们这些记者打听一下同组的荷兰、阿根廷、尼日利亚队的情况,并了解场地的安排等等。他说他是主张“兼听则明”的。几年之后,记得是1991年3月23日,当徐根宝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后的几天,我曾给徐根宝写了一封公开信,刊登在《新民晚报》上,题目就是《三句心里话》。之所以写这封信,我觉得徐根宝还算能听进一些中肯的意见。后来,当人们对徐根宝的“抢逼围”风格提出种种看法的时候,徐根宝后来也作出了自己的总结,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承认“抢逼围”还有待改进的地方。这恐怕就是徐根宝为人的聪明之处。

  在萨格勒布的卫星城西萨格,中国大学生足球队的小伙子是好样的,他们没有将球踢进自己的球门里去。小组赛,1比1平阿根廷,2比0胜荷兰,3比3平尼日利亚,然后又以1比0胜美国队进入了四强。于是,我对徐根宝治队的严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记得中国队踢平尼日利亚队出线之后,球员们都很高兴,有说有笑,但一进休息崐室,便遭到了徐根宝劈头盖脸的批评。原话已记不真切,大意好象是说,出线有什么了不起,3比0领先的球,反被人家追平,实在太不象话,值得好好的总结。当时,徐根宝的队员中,有后来很有名气的运动员,比如,高洪波、范志毅、徐晖、李红兵、李晓等等。我相信他们都不会忘记这件事。在徐根宝带足球队的思路中,我理解,他一贯主张球队的硬朗作风和凶狠的打法。他是将硬朗的作风作为球队的根本基石之一的。人应该有自己的思路,这没有错。如果是人云亦云,那才糟呢!但是,徐根宝是上海人,他从小踢的也是讲究技术的足球(上海球员的“小快灵”也是中国足坛出名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路呢?我想不清楚。有人说,这同他在解放军队的经历有关吗?也许吧!

  中国足坛,芸芸众生,千奇百怪。其中,徐根宝算是一个有性格、也有楞角的教练。有性格,不算什么坏事。对沉闷不堪的中国足球说来,有性格、有楞角、有冲劲的教练愈多愈好。然而,如果徐根宝能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路,他也许也会发现,他比过去收敛多了。

    现在,徐根宝安份多了。他的“抢逼围”似乎已被人遗忘。他也很少说话。然而,徐根宝的心依然是热的。他把他的全部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他在祟明岛上的根宝足球基地,多年来已培育了许多未来之星。他也很知足,他常说,他的唯一要求,便是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拎着水果来看看他,叫他一声“老师”,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