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怎么最近又不博了?我最近身体不适,也不知是不是天热的缘故,虚得很,所以脑子就懈怠了。不过我没彻底闲着,前日去申公的博客中说了几句话,原想讲些可用的道理,没想到遭遇了一群暴民的围殴。伤倒没伤着,但也确实有些寒心。
暴民殴我,是因为我替一个嫁给日本人的中国女人说了几句话。由是便使我想到了近年我国长久不衰的极端反日本的情绪。网上很有一群无脑暴民,平日四处游荡,只要见了与“日本”相关的,便一拥而上打倒之,这样,便表达了他们的爱中国的情怀。可怜也可叹,爱国的情怀需要借由无端的仇恨和盲目的攻击才能表达,此种爱国,有何益处?
这其实与暴民也无关。暴民多是无知的,且早没有理性的思维能力。所以也不能过多苛求他们不去“打倒”。我担心的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教育形式和舆论氛围是不是正在制造更多新的暴民?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中的很多章节,多是遭遇外敌侵略时的反抗史,坚贞不屈、捍卫祖国、斗争到底、同归于尽,类似的教育伴随我们的儿时。说多了,就根深蒂固了。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爱祖国的什么呢?当没有外敌入侵、没有战火侵袭的时候,我们怎样爱国呢?如果我们总是在那样的教育中学会爱国,会不会习惯性地需要一个“敌人”呢?
中国人,没有“敌人”,会不会爱国呢?这样的问题,我不敢回答。
我想,我们的年轻人应该多去了解一些中国的了不起的文化艺术成就,去了解中国给予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成就,去了解今日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去对未来中国更伟大的成就充满信心。这一切,都会使我们身为中国人,更加被人尊重,远比我们在口头上“打倒”了某个邻国来得值得尊重。
而这一切,除了自我约束自我教化,更多地需要国民教育去实现。但说实话,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实现,或者说,不知道实现它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
写到此时,便想到,如此文被某“爱国”的暴民看到,自然又是打倒的对象。但也罢了,打倒便打倒了,又如何呢?只希望他们打倒前还能稍微看看文章,体会一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