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102年(二)
(2021-05-04 16:21:42)
看了书和电视剧,感觉历史经常是重复的,新文化运动从官方的认定,由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发表《青年评论》开始,到“五四”运动是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北洋军阀都忙于争斗,不太理会文化人的活动,但对于教育这方面还是很重视的,蔡元培就是黎元洪指定的,成就一代传奇。后来这个运动一直平铺自叙,没有了轰轰烈烈,两大旗手陈独秀和李大钊组建党派,走向政治路线。
而政府对于文化运动干预的最多的军阀大都没有好下场,张勋复辟,大学停课,结果滚下台,张作霖杀了好人李大钊、记者邵飘萍,结果也是死于非命,东北大好江山在他儿子手里失去。
而后到了1949年之后,所有的争论都停止了,废除百家,独尊马列,接着反胡风、反胡适、反右、文化大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几乎都消失殆尽,文化人和知识分子都夹着尾巴做人,很多文化人都殒命各种运动之中,“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知识越多越反动”都是那个时期的口号。
1976年4月5日,“四五运动”可又是中国人的思想觉醒,到了秋天随着“四人帮”的倒台,中国走进了新时代,这个时期政府给予文化人很大空间,这个时候小说诗歌等等文学作品兴盛发达,一篇《伤痕》像是当年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样像颗手雷炸开思想解放,平反昭雪的热潮,而西单民主墙也兴盛一时,文化又回来了,这个时期很多思潮,全盘西化论,新权威主义、民主自由风潮,《世界经济DB》就像是当年的《新青年》,一直到《HS》政论片的播放,可是到了1989年之后,一切戛然而止,中国人追寻新的道路脚步似乎又停止了。
到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了不要争论“姓资姓社”,中国进入新时代,这时国人找到新的信仰,就是对金钱的追求,从一开始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后来又是腐败行为横行,拜金主义似乎成了新的信仰,使得那些年里信仰危机成了经常提到的话题,政府似乎也发现这个问题,悄悄地将孔子塑像摆到天安门广场,轰动全世界,又悄悄地挪进博物馆角落里。
新时代再次展开,政府注意到信仰问题,就任后就提出还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观念、理念等等为信仰根本,对腐败官员,没事就烧香拜佛,祈天求地的官员进行查处惩罚。
两个过程真是有点相似,80年代是我们这代人经历过最据激情的年代,很多人都怀念那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岁月,那也是一次启蒙运动,中国人打开国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的人背井离乡去那时国人认定的天堂去闯天下。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珍惜身边的一切,感受和建设这个世界,感恩社会,感恩自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