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职大(挂牌)
(2020-07-31 09:46:08)
标签:
东北电管局 |
分类: 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
1987年的秋天东电职工大学正式挂牌,挂牌仪式前,职工大学给上级领导分别发去了请柬,由于条件有限,请柬就是红纸写上邀请某某领导参加东电职工大学挂牌仪式,东电副局长高玉峰带领各相关部门领导莅临东电职大挂牌现场,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仪式搞得蛮热闹的,父亲穿着西装,两位美女作为护牌使者,一位是蒋秀华,另一位是揣清华,记得我从照片上看她们两个都穿着得体的旗袍,领导和及相关部门同志,职大全体员工都在大门口,张灯结彩,大家都很兴奋,精神饱满,东电相关的政工宣传部门拍摄了不少相片,其中揭牌仪式相片并且刊登在当时最近一期的《东北电力教育》杂志封面上,高局长在讲话中,不仅讲了职大的职能,未来的发展,特别表扬了学校这种务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精神,坚持为电力行业服务,成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培养人才的摇篮。
随着省青年干部学院的彻底搬离,职工大学的教学逐步走向正轨,三个元老,父亲负责全面,徐校长和刘校长负责教学,后来的丁若龙书记负责党务,秦电工会主席负责工会活动,王广信校长负责后勤和多经,大家团结一致,兢兢业业,艰苦奋斗。
开展学历教学除了机电炉日常教学以外,和一线需求直接接轨,有段时间基层电厂反映,缺少输煤运输机械的人才,父亲马上和班子商讨,由谯常辙老师牵头进行调研,在此之前谯老师还由于教学工作上的事闹点情绪,父亲给他做了思想工作,和相关人员解开误会疙瘩,这次这个任务交给他,他非常高兴组织各方面人才,积极备课,开了这门课,电厂和施工单位受益很多,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职工大学的职能不仅是学历教育,而且注重实际操作,和一线生产单位的需求直接接轨,得到一线生产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学历教育除了上课以外,其他的方方面面和正规大学完全一样,军训、运动会、节日联欢会,日常正规大学里的各项活动一个不少,教育科施旭东老师负责军训,带领学员到本溪小市军营进行军训,体育老师赵卫东负责运动会事宜,运动会在现在家乐福商场位置的当年沈阳工学院体育场举行,大家非常热闹,不仅是学历教育的学生还有其他培训班的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参加,老师中王慧不仅课讲得好,运动也很棒,孙玉杰长跑是一个高手。
那个时期除了正式的学历教育,还办了局厂长培训班、党校培训班、企业管理班、计算机班、农电干部班、业余中专班、英语班、日语班、用电班(带学历的)、营销班、业余中专班、行政管理班技经学习班等等中长短期学习班。
局厂长企业管理班一开始各单位都到其他大学里去学习,回来后感觉学习和自己工作结合得不是那么紧密,而且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和电力系统企业的关系不大,效果一般。
父亲和大家商量,我们争取也办这个班,但是大家有点畏难情绪,觉得都没有在企业做过,都是学校象牙之塔里面,怕效果不好,突然有人想到了父亲,不仅在大机关工作过,而且有当电业局长和外事处的经历,就和父亲建议,让父亲担当起来局厂长和企业管理培训班的老师,父亲当仁不让,积极备课,试讲以后大家反响很好,父亲一边管理学校,一边开始自己的教师生涯,一开始教授母亲和别人合编的《电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教材,当时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后来和马晓光老师合写了一本书《现代电力企业管理》,主要给局厂长培训和机关各部门及基层单位培训使用,相当于电力企业的MBA教材,有出色的口才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员们上课不仅听到了理论上的知识,而且像听故事一样听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案例,效果很好。
这个培训不仅在职工大学里讲,而且各局厂都去讲课,大家都很欢迎父亲的讲课,有的一开始认为就是一个培训吗,听听得了,可是一进课堂就被父亲的讲课吸引了,没有溜号的,听完后都觉得很受益,有的觉得课的内容十分生动,就在身边的事,因此大家都喜欢听,各单位对父亲热情接待,到了曾经工作的单位鞍山电业局,局长郭志贵亲自看望父亲,曾经鞍山电业局职工大学学员集体宴请父亲,十分感谢父亲在鞍山电业局期间办的职工大学,使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很多人都走上领导岗位,还找来原总工程师刘承祜,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到当时鞍山十分火爆的圆山湖大酒店娱乐。
到阜新电业局,当时的生产副局长孙局长热情接待,教育科长每天都陪同父亲上课,铁岭电业局长沙启生和父亲聊到半夜,到绥中电厂一开始安排的是普通房间,厂长肖岑远来看望父亲和同行的殷学章两位老师,一看在普通房间,马上和教育科长发了脾气,安排到高级房间。到赤峰电业局大家非常热情,听课不仅认真,而且晚上吃饭大碗喝酒,到草原上尽情舒展。
有两次父亲很生气,发了脾气,一次是去某电厂,这天局领导要到厂里视察,食堂将其他就餐的人让到外边吃饭,还在食堂门口加了两个保安,似乎是中央领导来了,小地方人就那样子没见过大世面,父亲很生气,和接待的教育科长发了脾气,一气之下晚饭都不想吃了,厂教育科长直道歉,父亲也没难为他,吃完饭回到宾馆睡觉。
第二天早晨在餐厅吃饭,局领导一下看见父亲,说“吕校长,一起来吃饭,昨晚怎么没见你”,父亲没有说什么,给电厂领导留着面子,大家在一起吃早餐,局领导特别告知这个厂领导,吕校长是我们电力系统的前辈,我都十分尊敬他,你们一定做好接待工作,领导走后,这个厂的领导马上将父亲拱了起来,书记厂长这个不好意思,父亲也没难为大家,正常讲课,晚上厂书记亲自陪父亲吃饭,直说厂长有点没脸见您,不好意思,父亲也没客气,厂里这种作风的确令人觉得不舒服,领导来了,别人就不能在这里吃饭了,还大动干戈,保安把门,这不成封建衙门了吗?书记一个劲道歉,直说今后一定改正。
另有一次也是到某发电厂讲课,说是这天要开大会,听课的就几个人,父亲一下火上来了,你们怎么安排的?开会就不要安排上课,上课就别安排开会,这课不讲了,去下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教育科长一下麻爪了,赶紧安抚,和父亲说上午课不安排了,下午上,我赶紧向领导汇报,急三火四地向领导汇报,领导一听厂长书记马上来到教室,一看是父亲,前辈啊,马上检讨,会议暂停,听完课再开会。父亲的性格就是这样,刚直不阿,眼里不容沙子。
由于讲课讲得好还获得了电力部颁发优秀教师奖状,获得奖状连东电教育处都不知道,父亲说是给农电干部做培训,农电局的领导李振华亲自听课,对父亲十分佩服,因此直接到电力部直接申请下来的优秀教师奖状。
后来父亲即将退休之前将这门交给了教育科石旭东老师,石老师这门课继承了了老校长的真传,讲课的效果也很好,石老师一直对父亲心存感激。
在那个时期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徐校长和高颖老师及后来郭德祥老师,一开始就是徐校长和高颖老师,在学校开展计算机培训工作,后来各局厂都有需求,就邀请他们到局厂去讲课,当时两人拉着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PC1、2、3计算机到各局厂讲课,当时的计算机个头很大,显示屏和机身都很笨重,更没有笔记本电脑之说。
一开始使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的教材,教材里的内容比较繁琐冗长,理论一大堆,而且是一个大厚本,徐校长将这本教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缩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这个小册子的内容就是注重实际操作,没有多少理论,十分清晰,对于计算机入门的学员非常适合,我在设计院工作时,就是学习这本小册子,按照书中DBASE3程序软件照猫画虎编制了很多编制概预算书的计算机软件,我离开设计院之后,技经室还用过一段时间那个软件,我还私下卖给过不少单位,设计院对我编制这个软件实事求是绝对没有夸张地说奖励我仅仅20元,似乎还给我挺大面子,我卖给其他单位最少的1000元,最多的10000元,那个年代也算是天价,自己胆子小,如果当时继续开拓市场,能挣不少钱。
徐校长那本小册子,不仅在东电系统内畅销,而且在北京电力部得到高度评价和重视,印刷了上百万册,分发到全国各单位,为计算机的启蒙和入门教育起到极大的作用,那时也没有什么版权意识,如果每册抽一块钱版税,徐校长和职工大学就发了财了,那时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不是今天所能比拟的。
刘校长一直主管学历教育这块,基本上没让父亲操过心,而且有很好的帮手就是姜树君老师,一直辅佐刘校长,曾经父亲和刘校长想让他在上一个台阶,可是由于其他原因,不是个人原因,没有成功,姜老师也没有太大的情绪,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
学校的这些老同志的职称问题,包括刘校长、高老师、梁老师等等,一开始评定高级职称时,由于东电的职称委员会对这些同志不太了解,认为没在生产一线工作,不能评定高级职称,父亲跑到东电找到职称委员会的于焕尧、孙祖培等同志,这些都是父亲的老同事,和他们解释这些人原来评职称都是工程系列的,不好转学校系列,这是历史造成的,他们一看父亲这么说,就说以前的确不了解,为此事父亲专门给当时东电总工程师孙景明写了一封说明情况的信,孙总很重视,责令职称委员会做好这项工作,第二次评定这些老同志全部通过,获得高级职称,另外一位同事一开始不在教学系列,为了解决职称问题,特地调回到教学部门,解决了职称问题。
另外一名转业军人在学校里从事计算机教学,由于平常为人处世有点问题,经常让学生到学校给他买好,大家都不待见他,父亲实际上也不太得意他,因此评定职称时,很多人对他的论文不认可,开会时父亲说,这个同志为人处世的确有些问题,但是讲课还是比较认真的,虽然很多事做得不好,职称的事今后是很平常的事情,大家不要拿他职称卡他,他的论文的确和电力系统的业务关系不大,但是从农学院调来的张某某写的是农业方面的事,他可以评上,这件事我看大家还是一碗水端平,大家一看校长的确很有胸怀,就同意了他的职称考核。
罗老师在一开始还不是校级干部,他组织业余中专班的教育,这个班也是全省到处跑,十分辛苦,为企业培养了不少人才。
王景龙老师脑袋十分灵活,有点经营头脑,父亲安排他开拓市场,联系各种学习班,收费补贴学校的经费和奖金,王的确是把好手,当时组织不少中短期学习班,获得不少收益,为学校创造效益出过不少的力。
行政管理这方面,父亲说张丽君人事科长的确是把好手,很多事情就她解决了,没有让他操过太多的心,而且对她的工作十分支持,个别外面调来职大的人,为了工资待遇闹到父亲这里来,为了不产生罗乱,父亲亲自到东电劳资处咨询,劳资处回答这种工资调整没有任何问题,回来后当着中层干部的面,父亲将咨询结果告知大家,我们人事科计算的没有任何问题。
后勤科科长原来是一位老同志,性格比较倔强,和主管领导关系很紧张,父亲和他们两个分别谈话解开疙瘩,后来老同志退休了,父亲提拔从电校来的杨梦文担任,一开始有些人有些意见,主要是杨在电校文革时期得罪过不少人,因此一些人不太待见他,但是到了职大工作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父亲说别揪住过去那些事不放了,人都会有改变和进步的,因此提拔杨梦文为后勤科长,杨得到提拔后奋蹄疾飞,把职工大学的后勤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也算对得起父亲的信任。
给父亲开车的王少杰妻子原来在送变电公司工作一直不稳定,求父亲找个单位上班,父亲和他一起找到相关局领导,和他说了说,局领导十分不好意思,专门给父亲写了封信,说自己的确无能为力,可后来在医院大集体安排了工作,他们夫妻两个非常感谢,每到父亲生日那天都送来一大块生日蛋糕。而且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这篇主要是一些关于职工大学老同志和父亲有关的的故事,后面几篇是年轻人的故事,父亲对年轻干部提拔使用和培训,为东电甚至电力部及大学培养输送了不少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