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河南,河北、天津、山西、山东 |
走在隧道的公路上,想起来之前听说的所谓13勇士愚公移山的故事,感觉故事有点玄乎,不管多少人靠人工开挖如此长距离的石头隧道,我的感觉纯粹是痴人说梦,可能13个人一开始像愚公一样挖山不止,后来可能也惊动上苍,实际上的政府,出资出力开挖了这条隧道。而近几年发现这条公路是个开发旅游业的一个噱头,因此大力宣传,吸引众多游客来观光游览。在网上搜索,这样的景观不仅就这里有,其他地方也有不少。
而河南省这种愚公移山的故事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曾经名扬世界的红旗渠,这次本来计划去一趟红旗渠,由于其他原因耽搁没有去成,这条红旗渠可以说是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精神的写照,凡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红旗渠,而中国在重新回到联合国,提供给联合国放映的纪录片就是《红旗渠》,当时可能也是选来选去,觉得这部片子还能反映中国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改变山河的大无畏精神,因此选派到联合国放映,如果放映破四旧、批斗大会等纪录片,恐怕中国的形象早就破烂不堪了。
而那个年代过去后,红旗渠似乎失去了过去的光环,第一次看到红旗渠负面新闻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张《文摘报》报道红旗渠被炸的新闻,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次去河南之前做功课时在网上了解了红旗渠一些事情,不仅仅是被炸,围绕着她一直冲突不断,1976年由于抢水,红旗渠附近的村庄发生上万人的械斗,一个村子里的民兵队长当场被打死,后来又发生炸毁红旗渠,使得附近村民遭受水灾,淹死村民的悲剧,国家非常重视这次严重事件,公安部派专人到当地破案,最后的结果是连个替罪羊都没有抓,不了了之。曾经有人说红旗渠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
现在红旗渠是红色旅游景点,功能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红色旅游主要是纪念当年的艰苦奋斗精神,实际上这条渠也有不少的教训需要吸取,在那个精神战胜一切的年代,如果加上科学和冷静,就减少她后期的负面影响,今年的4月10日,当年修建红旗渠的领头人杨贵,在北京撒手人寰,修建红旗渠有功,后来调到北京,却没有从事水利建设工作,成为公安干部,杨贵一直和红旗渠绑定,一荣俱荣,还真没有什么损害。
回头还是游览郭亮村,从隧道走到隧道头,这里有一潭绿汪汪的水潭,这里的风景真是秀丽,拍摄下来拿出去说是九寨沟,
我们回到村子里的路上,这里有一个小纪念馆,一位老人冒充当年修路的村长,收费签字留念,村庄和山里的其他村庄没有太大的区别,近些年来原来十分原始的村落都成为旅游的宝地,这里也在开发建设,在山下有条正在整修的道路,两边都是一些商铺,买卖一些旅游纪念品,穿过这条路就前往喊泉,据说这里的山泉,人一喊就产生共振,泉水就流下来,这里有卖喇叭的,喇叭声很大,也没看见泉水狂涌,就是一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