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游乌镇(1)

(2018-04-03 10:39:09)
标签:

乌镇

茅盾

木心

陈丹青

陈向宏

分类: 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
春游乌镇(1)

       开车按照导航,我们进入到江苏省境内,然后转了转又回到浙江省,开了一会到了一片热闹的整齐街道里,乌镇到了,这是我们计划中这天最后的旅行点,到了乌镇入口处,这里很多拉客住旅馆的,朋友看了看说让我决策一下,他也没和对方讲价,看相片房间好像还可以,我跟对方讲了价格,每个房间省了30元,可能我再坚持一下,可能降更多,他们需要先付款,我就感觉房间不一定会很好。在这家酒店吃了晚饭,喝了两瓶啤酒,就进入了西栅景区。

        20多年前一部黄磊、刘若英、朱旭老爷子作为主角的电视剧《似水年华》,美女和帅哥在乌镇邂逅自己的爱情故事,一下把乌镇这个江南古镇推销到全国人民眼前,这部电视剧是这次乌镇游之后看的,20多年前的电视剧都是良心剧,老戏骨演绎的古镇生活爱情令人对古镇心驰神往,尤其是老戏骨朱旭演的老馆长,那么亲切,自然,刘若英奶茶妹妹演得那么甜蜜,默默对文哥一往情深,还不敢当面说出来,电视剧所有的角色都令人在记忆中留下美好印象。

       古镇游一开始是从周庄开的,然后就是乌镇、西塘,接二连三的大小古镇都开始了旅游开发,很多陈康烂谷子的历史故事和破烂不堪的古屋进行挖掘和修旧如旧的修缮,古镇重新焕发出独特魅力,吸引全世界的观光者和研究者到这里休闲度假,听故事,讲故事,乌镇这个地方不仅就是挖掘曾经的古老,而且发展出了不少新的故事,黄磊在这里不仅就那一部电视剧,他还作为策划人和组织者,在每年的秋季举办了乌镇国际戏剧节,那个季节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戏剧表演者和爱好者、观光者齐聚到乌镇享受戏剧人生,第一次看到黄磊是在冯远征和刘主演的北京老胡同故事的电视剧《片儿警》里青涩的小配角,似水年华》里他和刘若英配戏,还是年轻的小帅哥,而现在组织戏剧节的他,已经胖乎乎的中年人了。

        乌镇这里还是几位著名作家艺术家的故乡,先说不熟悉的吧,木心就是出生在乌镇这个小镇里,后来走出小镇,后来成为文学家艺术家,一直在美国生活,有一年回到故乡,想看看自己原来的故居,可是非常遗憾他家已经消失了,成为大炼钢铁时期的冶炼厂,他带着遗憾离开了家乡,后来他在美国邂逅认识了中国当代的画家陈丹青,谈起自己的遗憾,由于这次邂逅,成就了陈丹青对于乌镇的情缘,陈丹青是中国美院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在激情燃烧的80年代,他到西藏实习,画出了《西藏组画》的不朽油画作品,是他成为画家的基石,在出国热的那个时期,他也到了美国,后回到祖国,由于木心的原因,他几乎成为了乌镇人,乌镇这里的人很多都认识他,他近几年的采访我经常看,很喜欢他说话的方式,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政治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话语还是比较客观,不是那么极端,木心的故居在乌镇这里重新翻新改造的过程中,另一位陈先生也起了关键作用,他就是乌镇改造的总指挥陈向宏,他将那个冶炼厂搬出乌镇,按照木心的回忆,将他的故居重新建设起来,木心从美国回到故乡,一直就住在乌镇,直到人生终点,陈向宏建立了木心纪念馆,按照木心生前的遗愿将建筑打造成几个盒子重叠的样子,木心生前就说要将自己纪念馆像一个个盒子堆放在一起,打开后里面是他的丰富多彩人生,关上后是一落看似放置凌乱的整齐方盒,木心、陈丹青和陈向宏为乌镇打造了美好影像,增加了人们的记忆。

       另一位红色大作家茅盾的故乡也是乌镇,他的故居和纪念馆就在东栅的巷子里,这位大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写的是旧上海资本家的商界打拼,这本书至今我没有看过,改革开放初期当时比较红火的演员李仁堂主演了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可那部电影成为李先生的滑铁卢,由于不太了解时代背景,李先生演绎的大资本家有点公社大队书记的感觉,虽然也穿着西装革履,但是看上去是一个老农民去了香港,完全没有十里洋场纵横捭阖的气势,和文革前孙道临演的《不夜城》中的资本家相差很远。茅盾的另外一部小说《林家铺子》,就是在乌镇作为外景地拍成了电影,大明星谢添演绎了小商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看过那部电影,认为过去年代的商人都是在艰难生活中前行,不知道这古镇里有过很多的快乐生活和顽强打拼,任何时期的社会环境的确都有阴暗面,但点子背不能总赖社会,要看主流。茅盾先生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时期作为参考读过的《风景谈》和《白杨礼赞》,从散文的内容想象那个时期的茅盾先生是激情迸发,潇潇洒洒的大帅哥,他本人就是一道风景。

       时光雕刻苍穹,洒下色彩斑斓,也镌刻了人生,播撒悲欢离合,同时打磨修饰古镇,使得其更加漂亮、妩媚,充满无穷魅力,我们进古镇看看。下一篇就是在西栅和东栅的旅行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