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经历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2000年

(2006-05-09 10:15:15)
分类: 工作经历
   
进入到新千年的元月,省公司出了一件大事,原来主管农电局副总经理出了问题,被撤消了职务。在农网工程之前,我对农电局这个系统可以说没有任何概念,不知道这个部门到底是从事什么业务工作,自从有了农网工程,才真正地了解了农电局这个部门的业务及基层县农电局的一些工作性质、人员属性等等情况。这个了解的过程就是从8月份的农网工程审计调研开始的。
   2000年的8月,领导要求对农网工程进行审计,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县农电局,而且是第一次审计农网工程,因此抽调了一些业务比较好的人员开始工作。首先我们到阜新的细河区农电局,在这个农电局才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农网工程,而且许多信息是从这个局了解到的,在1999年国家计委稽查办通报了辽宁省公司农网改造工程在全国排尾,因此省公司十分重视,选定了8个县局在1999年底为第一批农网工程竣工县,后来又延期到2000年3月。这8个县局分别是阜新的细河局、辽阳太子河局、大连旅顺局、营口鲅鱼圈局、老边局、丹东振安区局、两锦连山局、朝阳直属分局。这几个局的投资计划额相对都比较少,仅大连旅顺局投资额在4500万元左右,其他的局大都是1000-2000万元范围内,我们在细河局检查还了解到农电工程大都是农电局的三产自己的施工单位施工的,而且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界限,实际上施工单位所挣利润都是由建设单位支配,而且其施工单位的领导都是由县局领导兼任,和供电公司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界限相比更加模糊不清,有些应该由建设单位使用的费用都给了施工单位,实际上就是甲乙双方为一家。细河局为农网工程的确付出了极大的辛苦,据各方面的介绍,当时的施工期间是在冬天,因此施工人员十分辛苦,爬山越岭,工作在寒冷的露天大地里,尤其是阜新市农电局副局长潘基平和细河农电局的副局长刘劲东两位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两人为农网工程付出了自己的极大辛苦,但由于是农电编制,因此没有机会进入到供电公司领导层,后来潘基平离开了阜新,到金山热电股份公司工作,刘劲东调到市农电局工作。在阜新工作结束后,我和当时我的领导商量,由于我们对农电的管理体制还是不很清楚,因此决定对其他几个县局的农网工程管理情况进行一次调研,我们离开阜新首先到了辽阳太子河局,这个局据说是农网工程的先进单位,省里的其他县局经常到他们那里学习,据他们领导说,这几年的招待费花费巨大,累计近120万元,在我们检查期间,给我的感觉这里的管理不象传说中得那样好,许多方面赶不上细河农电局,但据说这里的局长十分会包装,把自己的名声叫得很响,和上级领导的关系弄得十分紧密,而且在当地也是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这个局的最大特点就是谦虚,我们给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都认真记录,后来而且都进行了整改。从辽阳离开我们到了鞍山的海城农电局,这个局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供电量可以说是都在前列,没有农网改造工程时,他们每年就有许多工程,因此对于工程管理比较在行,在这里他们给我们介绍了招标物资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架空绝缘线,已经出现表皮皲裂现象,希望我们向上反映,此问题在后来的调研报告中如实地反映了,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但也引起了一些领导的不满。下一站我们到了鲅鱼圈局,这个局是农供合一的单位,两本账,趸售一本账,供电一本账。实际上这是营口供电公司的“大金库”,许多不应趸售的电量也通过趸售形式进行销售,形成的差价留在营口供电公司,这里农网工程资金管理不是很到位,对工程资金管理的基本概念都不明白,财务账几乎没有,在这里我们没有客气,对这里的问题全盘提出,我们刚到时,他们没有太当回事,主管生产的局长都不在家,当发现问题严重后,十分重视,公司的总会和主管农电的局长也来听取了情况,在第二年我们又来审计时情况有了一定的改观。我们最后一站到了盘锦的盘山县农电局,这个局的管理也有一些问题,列支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费用,在盘山金盛国与县局局长李连举为喝酒打了一仗,后来他们又成为好朋友,不打不相交。本来我们准备到大连旅顺局,可是和大连局联系,国家电网公司审计的领导要到大连旅游,没有时间接待我们,因此没有成行,我们在工作,上级领导在旅游,而且接待他们是头等大事,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吧。走了这么一大圈,回到沈阳后,我主笔书写了这次工作的调研报告,报告中将这一行所发现的所有问题一一列出,客观的说主要是这些农电局没有管理如此大的资金的经验,对许多资金的管理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因此产生一些问题是必然的。我们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当时的总经理钟俊的重视,特批示给农电主管局长韩水和副总刘奎光,这些领导十分重视,强调严肃整改,农电部在凌海举办了培训班,组织培训基层县局有关人员。但是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这样,但是对于各县局的确是真心地感谢我们,因为他们没有经验,不知如何去做,而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对的,而且他们的农电部咨询,经常得不到准确的答复。这个调研报告是我在审计岗位工作10年最成功的报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0年过后我感觉还是很愉快的,毕竟做了一些事情,转眼到了2001年这一年可以说是我很充实而且树立了自己到审计部工作的一个崭新的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