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秋季,当时的世界经济陷入一种混乱局面,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的经济也发生变化,出口受到冲击,国家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当时的总理朱容基提出了拉动内需,以国内的建设来拉动国内的经济发展,当时的电力建设,由于受经济发展制约,许多发电厂都不能够满发,因此国家职能部门错误估计了电力发展形式,没有以建设发电厂作为拉动内需,取尔代之以改造和建设电网投资做为基本建设的重点,这个决策从大方面说没有错误,但是到具体操作时的确出现一些问题,当时国家向电力公司下任务必须在三年内,完成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任务,以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例,国家计委当时给我公司规定的城网建设与改造规模是96亿元,农网建设与改造规模50亿元,而后农网改造工程又投资75亿元,合计221亿元,在短短几年内就想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时间太短了,而且从建国以来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在此之前每年我们公司投入到更改工程的资金不是很多,而且管理上也不是十分正规,因此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作为省公司和基层供电公司尤其是基层农电局,有点不知所措,一开始时陷入手忙脚乱的状态,先谈谈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在1998年当时的政策不是十分清晰,作为基层省公司虽然下达了一些管理办法,但由于没有经验,许多政策办法下达的不是很成熟,有的甚至是错误或难于操作的,国家要求城乡电网工程都要依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改造,在建设中贯彻“五制”即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可以说这些都是好政策,但是到具体操作时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本人从城乡电网工程开始到最后一直在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虽然不是在第一线具体参与建设施工,但几年来走遍了辽宁省的每个城市和县城及部分乡村,不仅看到了许多情况,而且还学到许多知识,掌握了许多的本领,开拓了自己视野,回想这些年经历的风风雨雨,走过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心里感到十分地充实、自豪,虽然没有亲自挖坑、立杆、架线,但看到那些屹立在城乡山水之间和大街小巷的送配电线路和幽静的变电所,自己十分地欣慰,这里也有我的工作成果,每每想起来真是十分惬意的事情。现在我将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幕幕象放电影一样一一回放,展示生命中非常难忘的欢乐、美好、激动、痛苦、误解、茫然等等,这个世界是由所有的事物组成的,人生在世一定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