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折痕的阅读岁月

(2008-09-03 15:51:13)
前几天,被雷凡所蛊惑,开始在豆瓣上统计自己迄今为止看过多少书,结果刚刚统计了一百本就停止了。因为我的日记和书架都不在西安,记忆能力毕竟有限,冬天回家的时候打开书架肯定还能罗列许多。而且,我少年的时候读书太杂,属于无事乱翻书,不成系统,而且其中多数是盗版书,不够品位,在豆瓣上找不着它们的条目。而且还有一个很严格的原因,我一直不能确定符合什么标准才算是“读过”一本书:有的书如蜻蜓掠水般潦草翻过,记忆如湖面不留下任何印象;有的书却曾细细品读如饮茶,在自己欣赏的每一个句子下面画波浪线;当然,还有更多的书,读到中间一处便因为各种原因停下,而且总是停得毅然决然,从此再也不会继续读下去。那时候我没有使用书签的习惯,读至中途便在书页上折一个角,几十年下来,我的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里都有折叠过的痕迹,每一道折痕都记录着当年一个停止的瞬间。
今天收到鲁朗兄寄来的一套精美的书签,在惊奇书签也可以成为一项产业的同时,不禁想起当年悠悠的读书岁月。在信息贫乏的时代,阅读才会在一层层的折痕后面绵绵不绝地进行,每一番阅读都会充满认识世界和享受人生的巨大喜悦。那时候,像我这种少年获取快乐的渠道十分单纯,借到一本书的快乐并不亚于现在与一个漂亮的女人肌肤相亲,可以为她节衣缩食半个月,可以为她奔波三十里,可以为她通宵不眠,可以为她喜悦或忧愁、快乐或悲伤。如今,我的生活中信息爆炸,从办公室到寄住房,一天里至少有十个小时和电脑相看两不厌,大部分的阅读都是在网上进行的,现在手捧一本书,我已经没有全部读完它的兴趣和信心,只觉得快乐的感觉日趋惨淡。唯其如此,少年时代的折痕阅读才显得像人生长夜里的灯光一般珍贵。

不过鲁朗兄的这两套书签却让我眼前一亮,仿佛又有久违的阅读欲望在蠢蠢欲动。这是一套充满着想象力的书签,我能想象得出它夹在书里的感觉,像一个准备一跃而起的逗号,让人期待后面的故事。在现在这个阅读越来越遥远的时代,阅读是需要一些依稀的助力的。给你一碗白饭,你会手抓着吃,但可能不会有什么胃口,如果再给你一把亮晶晶的勺子,你的胃口可能会变大。这种书签就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扮演勺子的角色。

比起折痕,书签另有一个好处是不会让你遗忘。折痕不需要任何成本,折过之后很轻易就会忘记。这些漂亮的书签却不会,它像一个添香的书僮,随时会弹出来,提醒你进行下面的阅读。

链接:千寻书签 当当柜台

折痕的阅读岁月

折痕的阅读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理想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