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山东厨子的诞生

(2008-06-13 11:04:38)
6月12日,寻找鲁花
历史将会记住公元2008年6月12日,因为在这一天深夜,在中国大西北,一个山东厨子诞生了。
今天的晚饭我还是在路边的小餐馆吃的。我一再提醒老板娘不要辣子,不要西红柿,不要杂七杂八的蔬菜,就给我做一份简简单单的鸡蛋面,结果半个时辰后这个女人端出来的仍旧是一碗完全不合我的清淡口味的陕西杂牌面。这件事更坚定了我自己做饭的决心。再加上最近我和楼下的几个电脑爱好者关系比较僵,我的网线经常莫名其妙被拔出,那间放路由器的房子却整天锁着门,晚上便闲得慌,于是真的出去买了一台电磁炉。
我买的炉子是三角牌的,历史将会记住,这是我买的第二台家用电器。半球,三角,从我买的两台电器的牌子看,我好像是一个几何爱好者。
我把电磁炉和附带的七件家什带回家,然后出去买油盐鸡蛋。我一直觉得陕西的饭菜不合我的胃口关键在于他们用的都是植物油,而我作为一个山东人习惯于吃花生油。于是我走进一家粮油店直接问有没有花生油,老板给我拿出一桶金龙鱼的食物调和油,说,跟花生油一样。我说,有鲁花的没有?
我其实也没吃过鲁花花生油。我们吃的油都是我们村的油坊榨的,毛家屯油坊很有名气的,全镇各地都有分坊,称得上是香飘百里。当然,我们村的花生油香飘不来陕西。而在山东最有名的花生油品牌是鲁花,对山东人而言这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不料老板却反问,鲁花?什么鲁花?我差点脱口而出鲁花的广告词,鲁花花生油是人民大会堂唯一指定用油,你不知道?我说没有,那算了,我去别处看看。结果,我走访了鱼化街上的三家粮油店,都没有鲁花花生油,然后又走进鱼化寨最大的超市,在油架上瞻仰了很久,居然也没有鲁花,放眼望去,全是金龙鱼。这时候我开始觉得自己实在太偏执了,于是开始自我说服,金龙鱼也不错呀,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亲爱的爸爸妈妈在等我,等我回家,多么漂亮,多年一直忘不了。于是心安理得地拿起了一桶金龙鱼的食物调和油。
然后买了一扎面条,一斤鸡蛋,一包盐,一棵葱,回家开始做饭。妈妈教过我,下挂面的第一步是倒点油炸炸锅,第二步是放点葱花。这时候我发现,我没有刀和案板。二话不说,我又冲下楼去。
于是,我像一个杀手,在深夜10点半,满大街买刀。
买了刀和案板,开始正式做饭。几经波折,终于做好。结果发现我连碗都没有,只能放在饭盒里,接近两碗。于是,在接近午夜的时候,我吃上了三年来自己在西安做的第一碗面。虽然味道和我妈妈做的不可同日而语,但比路边的小饭馆至少好吃37倍。吃的时候不禁想起贾岛的诗句:两碗三年得,一吃双泪流。
 

6月13日,拖家带口的孤家寡人
我对烹饪事业忽然之间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下午下班后便一头扎进菜市场,出来的时候车筐里装满了两棵葱、三根黄瓜、五个馒头、两头蒜、一瓶洗洁精、一本《认识电影》、一盒伍迪·艾伦电影全集、一袋挂面和一个锅盖,手里提着一斤鸡蛋。这是我第一次感觉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上如此强大。
晚上还是吃面,今天做的明显比昨天质量高,昨天做的像是浆糊,今天的用肉眼判断已经有点像面条了。
还是在饭盒里吃,觉得很不爽,于是出去买碗碟。结果在厨具店里看花了眼,觉得各种碗碟都很赏心悦目,忍不住一种花纹买了一个,又买了一大包日本产的纯白色树脂筷子。拎着一摞瓷器走在路上,我觉得我真像是一个拖家带口的人,仿佛在家里等着我的不仅有一个爱摔盘子的媳妇,还有两个读三年级的娃娃。其实还是孑然一身,我的卧室门上春联里的心愿“少三两烦恼、多一双筷子”还是没有实现。

 

6月14日,不当家不知柴米贱
早晨做了一个黄瓜炒鸡蛋,中午做了一个鸡蛋炒蘑菇,吃得太爽了。
这个电磁炉极大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不仅吃得更舒服,每天都吃撑,而且暂时变得勤快了一些,做完饭居然开始收拾房子了。而且,它还微妙地改变了我的一些小观念,比如关于毛票的习惯,在此之前我对毛票没有什么好感,进了菜市场才知道,缺一毛钱卖菜的大婶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还有饭菜的成本问题,比如炒一个黄瓜鸡蛋用3个鸡蛋,1根黄瓜,鸡蛋3块7毛钱一斤,一斤买7个,黄瓜8毛钱能买3根,此外加上油盐葱花的钱和电费,一盘黄瓜炒鸡蛋的成本不过3块钱,而附近的饭馆至少卖6块钱。唉,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贱。

 

6月15日,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厨艺出炒蛋
今天下了一天雨。下午和小蒋打完台球回来,在菜市场买菜,还是把菜放在车筐里,把挂面和鸡蛋拎在手上。结果走在半路,鸡蛋和挂面不小心脱手了。当时下着雨,七个鸡蛋破碎在湿漉漉的水泥路面上,就像绽放在油锅里,那一扎挂面在路面上也像是打开了一把扇子,它们在细雨中的视觉效果居然非常现代派。
晚上做了一个蘑菇炒肉。我买了半斤肉,怕明天会变味,于是全切上了,最后用半斤肉炒了二两蘑菇,虽然黑糊糊的,但味道还不错,只是有点苦,印象中我好像炒焦了几片肉。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会做黄瓜炒蛋、蘑菇炒蛋和蘑菇炒肉的厨子了,从前一直觉得做菜很难,现在才发现其实厨艺用一个黄瓜炒蛋就能概括了,万变不离其宗。俗话说得好,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厨艺出炒蛋。

 

6月16日,一个厨子的终极梦想
下班后去菜市场,想炒一个新菜,转来转去觉得茄子还算面熟,于是买了一个大茄子,晚上继续进行我的烹饪实验。
毫无疑问,炒茄子是我出道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我没有面粉,于是打了两个鸡蛋代替,我记得妈妈曾经炸过馒头片。开始炒了,结果怎么炒也炒不熟,我就使劲炒,倒了三次油,小样儿,就不信炒不熟你。最后把这些半个巴掌大的茄子块都炒成了指甲盖大小,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终于磨成针,熟了。
炒完茄子还剩半锅油,于是又炒了一盘鸡蛋,又拍了一根黄瓜,拍了几瓣蒜,倒入香油,拼成一盘凉拌。所以今天晚上我有三个菜,一盘蛋黄色,一盘瓜绿色,一盘茄黑色,搭配起来视觉上很有美感。味道也相当不错,尤其那盘炒茄子,简直是人间美味,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茄子,所有的感受只能用《食神》中薛家燕的四字真言概括:“太!好!吃!了!”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这个菜太费油了,我买的油900毫升,这个菜至少给我耗去了200毫升,折合人民币是4元钱。

结果,今天我吃了六个馒头,撑得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看来,我吃成一个胖子指日可待。

昨天是父亲节,我打电话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正在吃饺子,而我正在千里之外准备做饭。打完电话我边做饭边想,作为一个厨子,我的终极梦想其实就是,在过年的时候能脑袋大脖子粗地回家,给爸爸妈妈做一桌好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