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参加了‘喜乐宝贝’活动,请叔叔阿姨投票支持圆梦吧,一次可以多投,不限票数,点击☆后选择5星然后[确定],一定选5星的且留言是谁投的,就可以了,谢谢!
http://www.mamiai.com.cn/web/guest/momstalk/photo
http://photo6.56.com/albums/userpics/datac/41/49/6726387%7C45492500945fa3bb2e4916.gif
两个人吃饭睡觉学习在班里都是分开的,两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玩伴。我一点我也老师也强调过,尽量坚持给两人分开,以免孩子不太融入集体生活,变得太狭隘,性格孤僻,长大后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刚刚在幼儿园窗外看到,圆梦正在搬小板凳,把板凳放到老师指定的地方,并向老师说:“老师,我把板凳放好了”。老师拍拍他们的头,赞他们表现不错,看得出两个人很开心。哈哈,小孩子就是这么容易兴奋,一句称赞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让孩子们无比的高兴。
李老师06年7月刚上毕业,是位漂亮的年轻的没有经验的女老师;黄老师较老练一点,有几年的教龄了,她们对孩子特别细心、亲切,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很喜欢这两位老师和两位保育园,圆梦也常与我聊与老师保育园之间的趣事。爱幼儿是老师的天职,爱孩子是母亲的天性,这两种爱究竟哪儿不一样呢?
当然,在幼儿园,孩子是集体的一分子,老师把爱付给每一个孩子;在家里,孩子享尽独生子女的“特权”,妈妈把所有的爱给了自己的独宝贝。
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在家里,对孩子的要求则根据孩子心情、家里的表现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妈妈都会迁就自己的宝贝,处处让着他。
孩子不吃饭时:老师会鼓励他独自进餐,会分析不吃饭的害处给他听,必要时,则让孩子少吃(如生病时),因为老师明白孩子饿时自然会吃。妈妈就不一样了,一边喂,一边哄,有看到朋友为喂孩子一口饭跟着孩子后面跑,或者恐吓、命令、强迫孩子吃,生怕饿着孩子。一顿饭下来,孩子哭哭啼啼,时间又长,且冬天,这样喂下去,孩子吃的多是冷饭,妈妈急火攻心。
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时:老师要求大家共同分享,而妈妈则可能能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独享。
当孩子能做的事情不做时:老师会编个故事让孩子明白道理,自己动手,而不是帮忙代替,孩子一时想不通时,则暂时把事情放在一边,等孩子想通后再做。妈妈则常常包办代替,一则怕孩子累着,二则嫌孩子手脚慢,不如自己动手来得爽快。是不是说到宝妈的心里去了呢?
当孩子摔倒时:老师会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安慰孩子的同时,和孩子一起分析摔倒的原因,让孩子从中取得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妈妈则会条件反射似的,立刻奔过去把孩子扶起来,一边哄孩子,一边责怪让孩子摔倒的东西。
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老师会同他讲道理或冷处理,让孩子明白无理取闹不能解决问题。妈妈则会又哄又骗,或满足孩子无理要求,或打骂一通强迫孩子停止哭闹。
自己也是孩子妈,对比一下,反而觉得老师的爱更理性、妈妈的爱更感性。常常提醒自己,特别是孩子爸孩子爷奶,如果希望自己的后代独立性强,就请不要溺爱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并让孩子明白‘那样’做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