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渡而击的4000点
方泉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军进攻臣服于楚的郑国,楚成王发兵攻宋以救郑。宋襄公闻讯回师,与楚军会战于泓水。楚军过河之际,谋士建议襄公立即发兵,襄公认为这样不仁不义,未允。待楚军过河,楚多宋寡,宋军大败而逃。《孙子兵法》将此战例总结为“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所谓“半渡而击”也。
半渡而击的道理,是指在对方军渡河至半、进退维谷之际,攻击制胜;若对方还未渡河而我方主动渡河迎战,先消耗自身力量,不可能事半功倍地取胜;而等对方已经过河气势正盛时迎战,即使取胜也是事倍功半。所以要半渡而击,方可事半功倍。
5月30日起大盘由4300点急跌5个交易日,探至3400点,在3600点形成了有效支撑位,再用6个交易日盘升至近4200点。大盘反攻的“半渡”位置似在3900点至4000点之间。因而,尽管指数冲过了4100点,但在此位置多方的压力骤然加大,临近
4300点的所谓“政策顶”——至少在投资心理上,“疾首示溺”的4300点还是构成了足够大的压力,尽管多方为中报业绩预期的利多因素而理直气壮,但业绩预期好的公司许多是影响指数较大的大盘股,而大盘股再涨0%,沪综指一定会冲过4300点,而4300点的惶惑是不可能在十几天内即烟销云散的。所以处在“半渡”状态的多方疲态已现,反应在市场中的便是加息和取消利息税的传言。5月份CPI达到3.4,加息是理由凿凿的,但市场预期的CPI是3.5以上,而有关官员又公开讲,CPI达到较高点并不是加息的充分条件。6月12日CPI数据公布,市场一度急跌80多点,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可能加息的提前反应;但当晚没公布加息,次日大盘才如释重负地冲过4100点。6月14日大盘再跌60多点,加息传言之外,又有取消利息税的传言……其实谁都知道,在中国当下股市,加息或取消利息税对股市的利空作用甚是微弱,但在“半渡”之上的4100点,这利空作用会被放大,会被空方充分利用。
在“半渡”位置上的空方更是尴尬。从4300多点一路杀跌下来的空方,特别是跌至第三个交易日时冲进去抢反弹者,在第4个交易日被来势更汹的急跌(沪综急跌8.26%!)复又吓出来之后,其中最坚定的空方——照过去经验,开始等待大盘的二次探底,他们认为一定还有一次击穿3500点的“探底”。但市场总是让经验老道者失算,因为即便说经验——股权分置改革后可全流通的市场,我们没有经历过;股权分置改革后“政策市”怪圈重又启动的“政策”力度究竟是否如昨,我们要有新的经历来体验。大盘从3600点企稳后连涨6个交易日,冲过“半渡”位置的4000点,空方岂不尴尬?眼瞅着中报的利好作用会逐渐显现,若在牛市里踏空会彻底乱了心态,而今年——诚如年初笔者所言,今年是牛市的第二阶段,牛市的第二阶段一定是大幅震荡,反复拉锯,就像阵地战,忽进忽退;若在这个阶段与大市节奏做反,则不但不盈利,还可能在牛市里“闪了腰”。因此,在“半渡”位置,空方会更急躁,因而即使有政策面利空致大市再跌,急躁的空方也不敢等到预期中的3500点再介入,因而,除非有杀伤力更大的利空,否则这市道不太可能重下3500点。
于是4000点上下的“半渡”位置,多空双方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或许便是我们所说的以时间换空间,即在4000点上下整理一个月,再借中报利好上攻;若中报利好作用有限,便再整理2个月,到10月前后,或许股指期货推出时重新开始单边上扬。
但“半渡”之际,正是我们悄悄介入乃至“攻击”潜力股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