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fangquan方泉
fangquan方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08
  • 关注人气:4,1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1-3个月是股市淡静期

(2007-06-12 08:48:26)
分类: 谈股论市
 

    方泉谈股市:未来1-3个月是股市淡静期

    不少价值型股票的估值已高,又有4300点政策顶,未来1-3个月股指运行以4000点为轴心上下波动,股市进入淡静期,股市暴利时代已经终结。

    

    政策市下要有正确的“政策思维模式”

    主持人:各位和讯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又来到了“方泉谈股市”时间!很高兴又请到方老师和我们一起探讨他的股市观察。

上周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本次牛市以来的首次深幅调整。由于调整是提高印花税导致的,因此这周以来,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不少投资人从关注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改为关注政策的内幕消息。

    这种心态集中反映在上周。上周五,市场上有一个传言,说央行6月9日要加息。不少投资人都到处打听,有人甚至根据这个预期卖出了股票。这样一个心态的转变,方老师能否评价一下,我们在政策市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应对政策面的变化?

   

    方  泉:上调印花税,给了市场一个压制。正是由于印花税上调是针对股市过热而出台的政策,所以从这个时点开始,投资者除了要关心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关注市场的供求关系,关注市场趋势本身之外,也一定要关注政策面的变化。

    政策面对股市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个现象是一年半以来,没有发生过的。当然一年半之前的过去14年,中国资本市场一直是政策主导的,或者叫“政策主导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一直是这个市场忽涨忽跌的核心因素。上调印花税以来,大家开始关注政策的变化,我觉得这是市场积极的表现,因为在中国做股票,不得不考虑中国转轨时期的特色,上周我们阐述过这个问题。

    关注政策面的变化,我希望大家要增加一些经验,有些政策是根据公开的数据能推断出来的,有些是推断不出来的。

    我们能推断的政策,比如说加息、股指期货的推出,我们都可以推断出来,即使推断不出来时点,但趋势是可以判断的。

    比如说明天要公布的CPI数据要可能高过3.5%,有人就推断在3—3.5%之间,央行加息可加可不加,由于距离上次加时间不长,所以可以不加。但一旦要高过3.5%,必然要考虑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经济领域中的过热现象和可能的通胀。

    不过,考虑到十天前刚刚公布印花税上调,对股市有比较大的杀伤作用,我们的管理者可能会在加息与否上会多一个参考指标。以前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加息对市场也有影响,也构成做空作用。是否在这个时点上加息,确实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姑且把它要加息的态度来判断我们的市场。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就我了解的情况看,大家对利息税反映的意见很大。因为老百姓的存款,本来利息就不高,再刨去利息税,实际上收益是负的。是不是借这个机会,比如说CPI超过3.5%,在通胀抬头的背景下,把利息税取消可能性更大?

如果利息税取消,说明我们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一些法规和政策,会跟着市场本身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的。也就是说,即使印花税上调,也存在着在某个时点上下调的可能。

    我觉得大家判断政策面变化的时候,要把握住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比如说印花税是否上调的事情,好象跟我们宏观经济状态没有必然关系,跟市场运行状态事实上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把它当做一个调控的手段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所以,关注政策面的变化要考虑这两点。

    依我十几年在资本市场活动的经验来看,政策市有两个内涵,一个是作用于供求关系的政策,比如说放更多的资金入市,加大股票的供给。第二,对二级市场,对整个证券市场监管的态度是否严厉,是否有效,也是直接影响市场行情的因素,至少要影响很多个股。所以,考虑政策面因素的时候,要根据公开资料推断的状态的,还有供求关系状态的,还有是否过严的状态,这都可以影响市场。

 

    加息无碍股市长期运行

     主持人:我想跟方老师再详细探讨一下加息。加息是业内共同的预期,但是加息和何时加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加息时点直接影响我们的操作,有了上调印花税,大家都关注加息的时点。有机构给出预测,申银万国预测是7月18日加息,我今天看到国泰君安预测是6月份加息。不知道对加息时点,方老师有什么样的看法?

   

    方泉:加息时点,总体来讲,要看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比如说这个阶段,加息对股市运行是有一点影响的,如果退回两周,加息就没有影响。

    因为目前正是超跌之后的恢复过程中,投资者的信心还没有完全恢复,持股心态还没有稳定,所以加息是有影响的。

    但是即使加息有影响,我们还要考虑加息之后人民币升值部分会相应加快,而加息和人民币升值这两点都作用于资本市场。

从对资本市场的利好作用来看,人民币升值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加息所带来的利空作用。所以你看,尽管有加息预期,银行股今天还涨得很多,地产股也表现比较活跃。

    大家想的是,加息速度一快,或者加息幅度一旦进入有限区间的时候,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讲,必然要放大人民币波动空间,就会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又会直接构成对我们资本市场中资产价格的影响。就是人民币形态下的资产会更加抢手(升值)。今天银行股、地产股参股的金融股都有比较好的预期。

 

    题材股机遇大于大盘蓝筹股

    主持人:今天盘中的特征,除了您讲的地产股参股金融类的股票在大幅上涨,另外就是S和ST板块在普遍下跌,目前跌停的基本上是ST股,对此方老师有什么样的评价吗?

   

    方泉:由于这次市场调整是让“简单的听消息”的投资者更加清醒,他们选择做下一步决策的时候,会更多规避这些不确定风险的ST、S股票,这些股票我们统称“低价股”。

    低价股存在着重组和飙升的机会,但是对确定的把握,多数人是没有能力把握的。由于前段时间下跌百分之二十几的教训,由于其ST板块下跌更多。这时候大家选择更安全的品种是市场更加理性的表现。

    但我并不认为ST股票的机会小于大盘蓝筹股的机会,够我个人的风险偏好角度讲,我认为未来一两年内,整体ST股票表现机会和整体大盘绩优股表现相比,还是ST等题材股的机会更大。

    最近证监会又发布消息,有四家公司要增发,最近下跌的形势下,又有13家公司公开股东大会通过表决增发(这主要是定向大股东增发,注入优质资产的)。这个现象的背后说明,尽管ST股票整体上投机过剩,但是其中很多存在潜在质变重组性机会在响应出来,也在加速完成它的重组工作。

   

    主持人:我认为这在股票买卖操作上,是个难题,不知道到底谁有实质性谁没有实质性的?

   

    方泉:我在三周前在博客中写过一篇文章,就是《确定性投机》。投机,我们是几乎不可以把握,但是在把握信息,在研究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我可以拿出一些钱去博取增长性的机会,因为牛市中最具增长潜力的一定是低价股变高价股,乌鸡变凤凰的机会。这种上市公司的变革要机遇远远大于资本市场整体上涨给出的机遇。

 

    机构关注“主题投资、大盘蓝筹、股指洼地”

    主持人:从上周的股指运行来看,这个市场还是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方老师,从您了解的机构对市场的看法里面,有没有值得投资人关注的东西?

   

    方泉:机构还是有一些分歧。昨天晚上,北京投资圈有十四个人聚会了一下,有私募基金、有公募基金的,我作为主持人主持会议。大家在争议,有人认为还是有估值洼地,煤炭股相对低估,有色金属股票即使它的股价有数倍的增长,但是从市盈率来看,还是具有投资价值。一种观点,用过去的方式自上而下通过行业的方式选择股票。另外一派人的看法,即使你有估值洼地,但是整体市场估值水平还是高了,下一步投资策略还是选择投资主题。

    大家选择比较多的投资主题,一个就是奥运概念,从现在开始到明年奥运会之前,奥运会的宣传和与奥运会有关的经济活动会越来越明朗化。很多上市公司跟奥运会构成了直接的利益关系,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比如说伊利自信地宣称要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歌华有线也有这样的预期。这个预期一定要提前炒作。奥运主题大家会讨论,但是奥运主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股票如何分化,大家争议比较大。

    还有一个主题,由于最近无锡水污染事件,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在此前,新一届政府一直强调绿色GDP,绿色GDP是对各级官员考察的指标,由于是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情况下,我们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消耗都远远超过其它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央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所谓节能降耗减排。这些一定会作用到我们资本市场中来。这个方向要引起大家重视,比如说新能源、节能,有些上市公司做脱硫技术,这些上市公司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这个政策背景下,我上周约了环境局的一个司长谈了这个问题,这个司长谈的话题让我很不乐观。他的观点是,整体上国家重视,会拿钱发展环保产业,但是中国的环保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另外,我们国家的环保政策是谁污染谁治理,如果没有能力治理就罚钱,把罚的钱交给环保部门做综合治理。这个政策机制下,不像国外,国外也有政策机制,国外不是罚钱的问题,而是要关掉这个企业。中国实行不了这么强大的力度,要不然就涉及到地方的就业和经济发展。这位环保司长给出的预期并不乐观。所以我们考虑环保节能降耗减排,应该是自上而下的选股,而不是笼统的概念。

    昨天我们除了讨论估值洼地的问题,就是讨论到这两个主题,一个是奥运会主题,一个是环保新能源主题,这些主题毕竟有很多的题材成分,能不能形成市场的主流也是不确定的。同时大盘蓝筹股要有清晰的表现,比如说中国石化、中国联通要上涨等等。

    不过,认为大盘蓝筹股会有大幅拉升的人是少数,因为大盘蓝筹股随便涨一涨就会又让股市创新高。目前4300点是大家认为的政策顶,进入政策顶的时候,市场又会进入惶惑不安,大盘蓝筹股的上涨也就一定会受到投资心态的制约。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观点,机构就关注三方面的概念:一个叫估值洼地,一个是大盘蓝筹股,一个是主题投资。

    我自己的判断,经过印花税引致市场急跌之后,尽管市场在修复,但是我认为未来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内,市场还是以盘整为主,比如说以4000点为轴心上下波动,波动的区间也不会很大。

    为什么说一月呢?因为很可能从7月份开始,上市公司中报公布,会有一些比预期还要好的中报,尤其蓝筹股,会使市场出现不太大的单边上扬,因为随时会有政策压制的可能。

    现在有投资者关注政策面的变化,这个关注的过程,已经影响他的投资心态,就会战战兢兢考虑政策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再次出手,当然我个人认为再次出手的可能性不太大。

    三个月的概念是什么呢?三个月如果有盘整状态,盘比较扎实之后,我预计会在10月份之后,股指期货就会推出,股指期货在相对平滑的状态中推出,一定会促使市场出现单边上扬的情况,市场冲破4500点、5000点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这是我对市场的判断。

   

    暴利时代终结

    主持人:在确定今天聊天主题的时候,您提了一个主题叫“暴利时代的终结”,那么方老师就谈一下这个观点的前因后果吧。

 

    方  泉:刚才我们谈了机构投资者的困惑,有想做估值洼地,有想做大盘蓝筹股的,有想做主题投资的,但是他们不像4300点那么激进,他们首先考虑立于不败之地,基于保守的态度。因为机构投资者对政策的理解更深刻,也更感同身受,涨得很好的基金的损失可能更大。

    这段时间基金经理考虑问题时,首先,上半年有了比较丰厚的收益,第二,他也把握不了政策可能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变化。所以,他们也在向保守方面转换。其它一些本来就不太激进的,趋于保守的基金经理,整天看券商研究报告的基金经理,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只能更保守。

    在保守的状态下,大家选择股票的时候,就更多选择更多的安全边际,边际指导下的投资一定是暴利很少的,这是基金投资者的动态决定的。

 

    依我对市场的判断,未来市场在未来会进入1一3个月会进入淡静期,不可能出现新高。在这样一个淡静的盘整期,市场可能会蕴藏风浪,还可能蕴含着收益。从投资者心态来讲,不是激进操作的时候。

 

    为什么说“暴利时代的终结”?我更多指这个市场的暴利,来自于题材股的炒作,题材股的炒作整体风潮会过去。价值型股票(更多指大盘蓝筹股)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十·一”以后,整体上涨了50%—100%的空间。价值股的估值洼地整体就抹平了,投机股也不存在暴利的可能,所以我认为总体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了。

在操作上,我们精选个股,无论是依据主题投资、价值洼地还是市盈率做投资,也只能是精选个股。精选个股的概念,可能在个股中存在整体市场的暴利机会一定结束了,况且还有政策面可能的干预,因为既然干预了一次,有其一。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其二、其三、其四,所以整体市场的暴利一定会终结。

   

    主持人:谢谢方老师,我们下次再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