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4月11日,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联通协办的“自然·生态·环保”高校图片巡展暨校园环保讲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图片展以科学视角回顾了今年年初的极限天气和生态环保问题,旨在届地球日来临之际,重新审视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并呼吁人们关注环境保护。本次展览将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五座城市的10所高校中进行巡展。
《中国国家地理》图片展收集了国内优秀摄影师的60余幅图片、,其中包括今年年初南方冻雨现场的一线图片,展览将全国五个城市的10所高校校园内举行,展览期间还将邀请知名环保学者为大学生进行环保讲座,普及环保的科学方式与理念。
去年年底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科学组织ICPP,在最近发表的评估报告中称,全球变暖,很可能(90%)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加剧了地球环境的恶化,进而从各个方面对人类造成危害。《中国国家地理》此次举办的图片报告,除了向观众展示各种极限天气,还对比了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生态变化,力图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加深人们对环境变化的认识,呼吁人们从身边做起重视环保。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先生表示,2008年年初极端天气出现以来,“雪灾”成为当时人们最常提到的词汇,而实际上,这场灾害主要由“冻雨”组成。对于暴雪与冻雨的区别,很多人都不甚明了,更难以区分。概念上的误区,也能反映出人们对目前环境科学的种种误读。环保并不仅是一个标榜文明的时尚词语,更是一种科学态度。《中国国家地理》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能把科学态度带给更多的读者。图为李栓科社长致辞。
李栓科社长致辞
中国联通C网经营部总经理张明天女士表示,中国联通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2008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天气,迅速启动通信保障,向雪灾地区提供稳定、及时的通信服务。此次借助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举办“自然.生态.环保”图片展览的机会,倡导绿色环保新主张,与社会各界一道,推动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图为张明天女士致辞。
中国联通C网经营部总经理张明天女士致辞
在11日的图片展启动仪式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地方》中英文珍藏版的仪式,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图书馆接受了赠书,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高卓贤教授、副馆长武振江也出席了启动仪式。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伟教授接受李社长赠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高卓贤教授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