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

(2008-04-11 10:40:2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

时间:2008年4月17日(周四)晚19:00-20:45

地点:中科院地理所2段6层报告厅

 

主讲人:

位梦华,中国地震局地质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82年去南极,1991—2005年先后九次进入北极,出版科学文学专著40余部。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位中国人。1995年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总领队,带领25名队员,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到达北极点。

主讲内容:

南北两极从气候、资源、战略、科学等四个方面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两极是地球的冷却器,影响着大气对流及海洋环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又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淡水资源;它在全球战略上处于重要地位,同时在科学研究方面也至关重要,像臭氧层空洞和温室效应等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都是在两极首先发现的。然而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两极生态特别是北极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当地生物(包括爱斯基摩人)的生存遭遇着巨大威胁。

大约6000多年以前,爱斯基摩人从亚洲迁移到北极,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生活在最荒凉、最寒冷、最遥远、最严酷的环境里,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与文化,这本身就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过去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他们又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了现代化。对爱斯基摩人来说,百年的跨越,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爱斯基摩人又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呢?让我们跟随位梦华老师一起走进北极,了解爱斯基摩人的生存危机。

 

具体地址: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北沙滩桥向东1公里左右枫林绿洲对面),由于道路施工请从西侧“中科院天地科学园区”大门进入,进门后有路牌指示,也可询问门口保安人员。(院内会场位置见图一)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

乘坐公交:

公交328、379、419、425、484、628、630、727、752、836、839、851、913、949、963、运通110南沟泥河站下车往南步行150米至十字路口左转(向东),沿道路左侧直行500米左右在左手边看到“中科院天地科学园区”大门进入。(院内会场位置见图一)

 

乘坐城铁5号线:

如果您乘坐城铁5号线可在“大屯路东口站”下车,打车走“科荟路”、“北辰西路”到风林绿洲对面“天地科学园区”大门口下车(行车参考图二中蓝色标注路线)(院内会场位置见图一)

 

驾车线路:(见图二)

从南面、北面、西面来您可参照红色标注路线:

“健翔桥”往北“北沙滩桥”下东行1公里左右掉头即到(风林绿洲对面)

从东面来您可参照蓝色标注路线:

走“科荟路”至“北辰西路”至风林绿洲对面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全球变暖系列(二)——南北极与人类未来 

停车场地:“天地科学园区”大门内道路两侧的停车位

 

大讲堂的系列讲座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欢迎参与!

报名方式:

姓名

性别

职业

手机号码

获知讲座途径

 

 

 

 

 

将填写完整的报名表格发送电子邮件至chongrj@cng.com.cn即可,无需等待回复。

特别说明:

1.       请准时亲临现场,并在讲座过程中将手机调为振动状态;

2.       我们为您提供纯净水,请您自带水杯;

3.       请您不要提前离场。

报名咨询电话:010-64852136  64845374  64844154

 

                                               中国国家地理会员俱乐部

                                               200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