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杰诗歌点评
(2012-06-18 13:02: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 |
石英杰的诗,越来越趋成熟大气,在他的诗中,我能读到那种中国传统文人于世事、于人生、于自然、于思考的深度感怀,有一种强烈的悲天悯人,甚至小有悲愤。这在目前我们的诗歌越来越趋向于小、趋向于私的时代就显得尤其可贵。我们可以看到,英杰的诗是及物的,他很少有“超物”的玄思,也就是说,他的诗异常地接近或贴近我们的现实,我们的现实生存,这,大约和他的记者身份多少有些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切肤关切,对众人生活生存的切肤关切。我记得他在一次诗歌会议的发言中提到,一个诗人,向隐秘处、向不被告知的开掘,这,给我很深的印象。在石英杰笔下的物,也不是仅停留于物的表面,仅停留于一般性的抒情,而是努力向隐秘处、向不被告知处开掘和追问,在这点上,它很能显现某种的“时代特征”。譬如在诗集《光斑》中的《我多像一个暖瓶》,《尘埃》,《亲历者》,譬如我新近读到的《活熊取胆》,《河流》……
石英杰的诗是及物的,我看到,他许多诗的书写都有具体的对应,像《酒瓶》、《毛边书》、《老钢笔》,像《易水,我深受的河流》,《白洋淀的荷》,《芦苇》……在这类诗中,石英杰笔下的物时常有一个得到凸显的“我”的存在,物中有我,我中有物,我即是物,物即是我……它不同于古诗中的“以物喻人”,而是继续前行,变成对物和我的审视,反思,反讽,怀疑和追问。我感觉,在这类诗中,他很像罗兰·巴尔特所说的,把他所言说的物的原有词意倾空,然后用自己的方式给它重新注意新的词意。《酒瓶》,石英杰先实写一个空掉的酒瓶已经“不值分文”的处境,然后把这个处境和自我联系,“如果从身上割走那些诗句/如果体内留不住一滴热血/如果真的要拿走理想”——他用这样的方式提醒自己,审视自己,如果将这些取消,那,即使有幸保全名字和标签,也会变成垃圾中的一员,或者用一个旧成语,行尸走肉。我想我们也可看到,在这里,诗句,热血,理想,都不仅仅是词本身,还有更多的、更复杂的喻指,石英杰指出的,指认的,是我们集体境遇的一种普遍丧失,又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自我警示。在这点上,石英杰的诗做出了新意。
在对石英杰诗歌的阅读追踪中,我感觉,他的诗也越来越具现代性,有了更多的丰富、歧意,有了更多的言外之意。相对于之前诗作的明晰,一种“模糊化”“象征化”的倾向已经越趋沉积,它,越来越难以被译成“另外的一种语言”。譬如《易水,我深爱的河流》。他说,“我深陷于版图。你在我的背上/流淌着。漩涡裹胁着泡沫/抚摸着龟裂的朝代/抚摸着密密分布的丘陵、平原//背负起上游和下游,背负起断代史/河水荡漾,掀起伤口/一百年,一百年/露出星光照耀下的异乡”——每一句诗都在写易水,但又不完全是,它有对历史的书写,对沧桑的书写,对一个族群集体命运的书写,又有对今日的书写,那个“我”的存在给这条易水又增加了更为复杂的可能。我还注意到,一个词,在这里好像并不恰当的出现,“异乡”。它,如何成为了异乡?为何是异乡,它本该是故乡才对。或者说,对一个“不足百年”,年纪尚青的中年人来说,故乡从来都是另外一处,有另外一个支点;或者说,离井,离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不停变化、面目全非的生活让我们已失掉了故乡感?……我知道我加给这个“异乡”的阐释是错误的,它不能填满这个突然出现的词的全部,很可能是一种完全的误读——但容忍误读,让它出现多重交叉,恰是现代文学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抒情性是诗歌存在的本质理由。第一位的。所以,在这里,我略去对石英杰诗歌中“深爱”、“悲愤”、“泪水”的赞赏。它是很重要,是一种由内心涌出的“真”,但,所有的诗和诗人都应当如此,虽然许多所谓的诗人都做不到。
在后面,我想提一下我的某些建议。
一,我觉得,石英杰的诗,似乎还可继续推进,有些诗,还停留于一般性上,停留于一种大家、大众所普遍共有的情绪、情结上。向隐秘处、向不被告知的开掘,我觉得还有欠缺,还有更大的可能。像《酒瓶》,它已经是一首很不错的诗了,但它写下的,可能还是一种大家的普遍共有,我想,诗人可不可以继续一步,再延展一下——别的不说,如果你再多写三段,可不可以?就围绕这一个支点去说,去追问,去解析……直到,让自己感觉到疼,感觉到怕。如果可能,你还可以在疼和怕的时候再向前推,划出深一点的血来。
二,有些用词上,太普遍化,太随意了点儿。就以《河流》为例,“灰尘”,“战火”,“迁徙”,“坍塌”,“废墟”,“荒芜”,“村庄”……我们在诗歌的阅读中,新闻的阅读中,这类的词因为太多的使用它们已经被灰尘掩盖,已经干涸化了,缺少新意,缺少温度和湿度,也缺少了些生气。石英杰在对大的意象上求新求变,而这些貌似的小处,却注意力不够。太普遍化的词的反复使用,会把一首很不错的诗拉向平庸。我想,我们如果不用“灰尘”这个词,而是用另一个方式,写下的是那种一层层尘土落下的形态,会不会更新奇一些?如果不用“战火”这个词,而是用另一个方式,像电影中,简约描述一下战火纷飞的情境,会不会更有新奇化的效果?“荒芜”,肯定有另一个词可替代,而且更有新奇感……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我认为在词上的用心是一位好诗人必须要做到的,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