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南太之行 |
有多少莫埃最终离开了采石场?说法不一,大概也是500多个吧。
在岛上,几乎走到哪里都看得到莫埃巨大的躯体。但是,除了在几个修复的祭坛上有站立的莫埃,大部分莫埃是倒在地上的,有的好像是倒在了行进的路上,有的躺在好像是部落居住点的地方,也有的是倒在祭坛上面。大部分祭坛也是倒塌的。
倒塌的祭坛上的倒塌的莫埃
导游Christ带我们来到
为什么?发生了什么?
Christ在这里向我们讲述了复活节岛历史的另一幕。
他说,大约5-600年前,岛上的石刻技术越来越发达,随着岛民数量的增加,不断建立新的部落,相互之间竞争激烈。每个部落的后辈都想用更高大和精美的莫埃石像取悦于长者,每个部落都想拥有最高大的莫埃以炫耀于其他部落。刻制和搬运莫埃成了岛上最大的中心任务,也是最核心的生存目标,社会经济全部围绕着莫埃进行。懂技术的人都投入了采石场的工作,强壮劳力都投入了搬运莫埃的运动,部落的养殖和种植生产都服务于支撑莫埃文化的需要。岛上的树砍光了,鸟飞尽了,庄稼荒芜了,不再有足够大的木材制造舢板,捕鱼业也凋敝了。饥荒和死亡开始威胁岛人的生存。
最终岛上发生了暴动,推翻了代表莫埃文化的部落首领,大量的莫埃石像被拉倒,采石场也因此被废弃了。
岛上诞生了新的文化:鸟人。位于海岛西角的Ronga
这段历史让大家心情沉重。更让我心情沉重的是Christ说的另一句话:岛民对大石像的狂热并不令人奇怪呀,现在上海的高楼不是也越建越高吗。
(请继续阅读阳光假日系列――太平洋岛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