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94 为何不讨人喜欢?
(2012-12-04 15:16:15)
标签:
杂谈 |
来信》》
我真的很冤
张老师:
你好,我是一名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今年28年,2010年在国外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未婚,有关系稳定的女友,我们计划在明年夏天结婚。
我高中毕业就到国外留学,除了几位一直保持联系的中学同学,少有朋友,内心常常感到孤独,我很希望和单位的同事处成朋友。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完全不能理解我,上班之余我给他们说些有趣的段子,他们听不懂幽默,反说我油腔滑调,工作时我提出真诚的建议,他们听到的是苛责,又给我扣上刻薄的帽子。人和人的理解为何如此困难?
张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冤,我真的不是他们印象中那种油滑刻薄之人,我该怎么做才能消除他们对我的误解,重新认可我、接受我、喜欢我。
对话》》
理想主义者落败
张娓:你去年底到现在这家单位,是一开始就发现同事们不喜欢你还是后来发现的?
曹磊:后来发现的,刚报到时他们对我很热情,听说我从国外回来,还让我讲国外的见闻。
张娓:你后来怎么发现大家不喜欢你的?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磊:我们每月一号开例会,总结上月的工作和讨论本月的目标,例会上我积极发言,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说出来。开完第一次例会我就发现他们看我的眼光有些异样。
张娓:你的发言内容让他们惊愕或者不舒服?
曹磊:那次发言我提了两点建议,一是晚上和周末要安排值班,我们是做培训的,要考虑到客人有可能晚上或者周末来咨询。二是要走进社区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我们。
张娓:听起来你的建议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让单位有更好的发展,但确实也给同事们增加了工作量,他们感到不爽也在情理之中。
曹磊:增加了工作量单位应给更多的报酬,再说单位发展好了,我们的收入也会增加。我想得很简单,但他们都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我们的业务主要是靠关系,其他都是扯淡。
张娓:你们对工作认识有差异,但并不妨碍你们可以和平共处。
曹磊:我原本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们处处对我设防,把我排挤在团队外,还跟老板打小报告说我只会说大话,工作不踏实,眼高手低。老板好像多少也有些相信。
张娓:你自己怎么看他们说的这些问题?
曹磊:在职场中我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落败了。
分析》》
玫瑰与冰块
29日下午,我和曹磊在观音桥步行街见面,他个子瘦小,穿一件宽大的棉服,整个人像是被棉服包裹着。我们进了附近一家咖啡厅,大厅只有角落里还有一个火车厢座,一边是双人位,一边是单人位,他想也没想就坐到双人位。我左手抱了一堆等他时买的杂志,右手拎了一个大包,就跟他商量可否把双人位让给我,方便我放书和包。他说没问题立马就和我换了位置。我跟他道谢后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就没想到你坐宽大的双人位更合适呢?我笑笑说你这个年纪又还没经历婚姻的训练粗心也还不算什么大问题。
曹磊又提到他好心送大闸蟹结果大部分被拒收的事,我一下就乐了,说如果你站在同事的角度去想,就会发现你这大闸蟹送得太有难度了,一人一只,让收的人很为难。若我是你的同事,我也不知道拿一只蟹怎么处理?拿回家,一家人怎么吃?转送别人,又怕辜负了你的一番心意。下次女朋友若带蟹过来,你不如请同事来家里一起吃。他摇摇头说他们不会来的,我女朋友会做上海菜,我请过他们来家里吃上海菜,他们都说上海菜太甜吃不来。
看到曹磊一脸的沮丧郁闷,我请他举例讲述一件让同事不愉快而自己又觉得很委屈的事情。他想了想,说上半年有一个同事考上了公务员,辞职时请大家吃饭,难得也请了我,我兴冲冲赶去,吃饭时大家都在恭维他,他很得意,一副飘飘然的样子。我觉得他既然请了我,就是把我当朋友看,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我就跟他说,公务员同样有很大的压力和很强的竞争,你不要得意忘形,说不定哪天会死得很难看。这个家伙根本听不得真话,没等我说完,脸就变黑,另一位同事赶紧把我拉走了。
我问曹磊现在明白自己这番话有什么不妥没?他说明白了,根本不能对人说真话,现在的人就爱听假话。张老师,难道你也认为我说得不妥?我说是,你这番话,尤其是后两句我认为确实不妥,同事如愿考上公务员,很开心,请大家吃饭也是为了分享快乐,你的冷静提醒换个场合,比如你们私下交流时,他也许能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理性,而在这种场合,他更多是感受到扫兴和不舒服,所以会黑脸。
曹磊有些茫然地说我理解的坦诚首先是尊重内心坦率说真话,我同样希望别人这样对我,我会把这种人看成真正的朋友。我说对,如果我们是听者,我们理应感激并尊重愿意对我们说真话的人,即使这真话坚硬锋利并不好听。但如果我们是说者,除了想清楚表达的准确内容,不妨多考虑一下当时的氛围,听者的心情,以及话语的温度。这样更容易和听者达成情绪上的和谐,沟通也才更有效果。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冰块砸人也会先冻伤自己。曹磊说我冤得很,明明是赠人玫瑰,却被别人当成冰块。我说那你就要反思玫瑰为何会变成冰块?
因为我过于坦诚,一点不虚伪。曹磊明显有点赌气地咕嘟道。我说替他人着想,善解人意和虚伪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善意体谅的利人,后者是掩饰丑恶的自私。曹磊继续抱怨道:我真心为他们好,给他们提建议,不仅得不到理解,反而受排挤,你觉得这样公平吗?我说我相信你出于良好的愿望,想使事情变得正确,想解决别人遇到的问题。但你这良好的愿望即你眼里的玫瑰若表达方式不对就有可能变异成他人眼里的冰块,比如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控制欲,从而伤害到他人。
沉默了一会,曹磊长长叹息一声后低声说,我父母以前都是军人,父亲是母亲的上级,他们在家里说话都像是命令和汇报。高中一毕业就到国外留学,接触的人也少,回国工作才开始真正走入社会,我是不大懂得怎么为人处事,但我不是坏人,他们为何要如此对我?难道我非要牺牲自己坦诚正直的本性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喜欢?
我说你肯定不是坏人,你也完全不必为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坦诚正直的本性,你要做的,仅仅是改变一下你习惯了的与他人发生联结的方式,让坚硬的联结变得柔软,提高彼此的心理舒适度。他点点头说那我去试试。我提醒他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给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一份大礼,我们需要重视人际关系,但也不必为此过度焦虑,我们不必奢望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事实上这也决不可能。为人处事,自然、真诚、友善、踏实、简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