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角色冲突

(2006-04-06 17:03:25)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角色冲突(1)

——男女两性在恋爱婚姻中的冲突

 

 

我们这代人有着明显的先天不足。譬如,关于性方面。很多人追溯起来总说在我们青春期时爱情正在变为禁果。其实不然。远在我们的童年、少年时代便一直在遭受禁锢。女孩和男孩的概念其实是瞬息即逝的,孩子可以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由于神秘的基因或其他作用,有些幼小的孩子便开始对于异性感兴趣。当然,那是一种天真烂漫的孩子的爱。这种孩子式的朦胧的爱完全不同于成人的爱情,它纯洁真挚、偏执专一,不含一丝杂质,却激情如火。据我观察,在这个年龄段能够产生自发爱情的孩子,往往在童年时患有严重的自闭症。

最近我请教了一位儿童保健研究所的专家,她说据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时患自闭症的儿童一般都是智力超常的儿童。而孩子最初爱的人与他(她)的阿尼玛心象(阿尼姆斯心象)有关。

“阿尼玛原始心象”这个概念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个词来自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说:“每个男人心中都携带着永恒的女性心象,这不是某个特定的女人的形象,而是一个确切的女性心象。这一心根本是无意识的,是镂刻在男性有机体组织内的原始起源的遗传要素,是我们祖先有关女性的全部经验的印痕(imprin+)或原型,它仿佛是女人所给予过的一切印象的积淀(deposi+)……由于这种心本身是无意识的,所以往往被不自觉地投射给一个亲爱的人,它是造成情欲的吸引和排的主要原因之一。”

荣格这里说的是,“男人天生就禀赋有女性心象,据此他不自觉地建立起一种标准,这种标准会极大地影响到他对女人的选择,影响到他对某个女人是喜欢还是讨厌。阿尼玛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差不多总是自己的母亲,正像阿尼姆斯原型的第一个投射对象总是父亲一样。在这之后,阿尼玛原型被投射到那些从正面或从反面唤起其情感的女人身上。如果这个人体验到一种情欲的吸引”,那么这女人肯定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心象相同的特征。反之,如果他体验到的是厌恶之感,这女人一定是个具有与他的阿尼玛心象相冲突的素质的人。女人的阿尼姆斯心象的投射也是如此。

按照荣格的理论,尽管一个男子可能有若干理由去爱一个女人,然而这些理由只能是一些次要的理由,因为主要的理由存在于他的无意识之中。男人们无数次地尝试过与那些同自己的阿尼玛心象相中突的女人结合,其结果不可避免地总是导致对立和不满。

阿尼姆斯心同样如此。“在正常的发育过程当中,阿尼姆斯被‘投射’在几个男性形象上面,而这种投射一旦实现,一个女人便把某人看作确实是她们认为的那样一个人,这个人已经几乎不可能被她接受为他实际上所是的那种样子了。这样一种看待人的态度,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会很有妨碍,只有男人符合女人对他的设想的程度上面,这种态度才能继续下去,而不致发生冲突。阿尼姆斯能够被人格化为各种男性形象,从最低级的一直到最有才智的,这要取决于妇女自己的进化程度。”“一个聪敏的有文化的女子比那些受教育较少的姐妹们更加是阿尼姆斯权威的牺牲品。”

但是,“事实上,阿尼姆斯能促进妇女对于知识及真理的追求,并把她倾向自觉自愿的活动,不过她必须学会认识阿尼姆斯,并把它控制在适当位置”上面。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国影片《情七日》。由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情节十分简单,大致是说两个已婚男女邂逅相遇并相爱的故事。两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达到了那种高度默契的心心相印。虽然两人之间并没有发生性关系,但早已以“心”相。很快,男的那种魂不守舍的样子被妻子发现了,在妻子的追问下,他说他遇到了一个女人,“ButNo thing(但是,什么事也没有)。妻子沉默良久,然后突然举手狠狠给了他一记耳光,同时咬牙切齿地进出一句:“那就更糟!”我认为这是一段极为精采的表演。完全是两个人的心理交流。应当说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妻子。她的聪明之处便在于:她懂得这种没有涉及到肉体的精神之变对于她的威胁更大。应当说,仅仅求得性欲的满足是非常容易的,而心与心的交流则难乎其难。而她注意到她丈夫的“心”已经被夺走了,所以她毅然决定回丹佛老家。可见西方人的价值观亦并非如我们所想象。实际上,西方中产阶段具有很高的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水准。他们对一些事是可以“不在乎”的,而对另一些事却是非常之“在乎”。可能比我们中的某些人更“在乎”。

很多朋友说,他们已经“不敢爱”了。这似乎是一种时代症。“不敢爱”三字实乃经验之谈,里面包含着许多局外人不知的酸辛苦辣。我认识这样一位中年女性,12年前她在一片茫然之中结了婚,又在茫然之中过了12年,她隐约地感到有什么不对味儿,却并没有意识到有多么严重。实际上,她的丈夫是个严重的阳萎病人。直到她考上研究生并深爱了一个人之后,她的一直沉睡的情感世界才苏醒过来,我惊奇那时她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本来木讷的脸充满了一种精力过剩的神采,一双本来看不出性别的眼睛充满了一种神经质的、危险的光芒。看来里比多的效用决不限于青春期。中年人的那狂热而又压抑的爱简直可以令人死去。她流着泪对我说:“真是‘恨不相逢未嫁时’啊!”

一年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分手了。她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年,神经质地,絮絮叨叨地不断逢人便说这件事,像祥林嫂失去了阿毛一样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个故事。连听者的神经也要崩溃了。

“我真傻,真的。”她总是这样开头。“对于男人,千万不要给他们真情。因为爱得越厉害,就越要受制于对方,越真心就越要受伤害。”她总是这样结束。

从此之后她便不敢再爱。她把自己的心裹上厚厚的甲胄,生怕受伤。奇怪的是,经过这一次不成功的恋爱之后,接连不断的倒有些男士找上她的门来。一切创伤都可以平复,渐渐地,她把那令人痛心的失败尝试淡忘了。新的朋友又赠予了她新的自信。但是她始终不敢动真情,生怕一动真情,爱的对象又要逃遁。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