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走了,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8-01-01 16:59:25)
标签:
后市走势股票 |
分类: 股市随笔 |
2017走了,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金谷明
非常直观,也十分符合大家对2017年A股的大印象:其一,它是两极严重分化的,涨沪市跌深市;涨漂亮50为首的蓝筹和大蓝筹、白马股,跌创业板为首的题材股、概念股、成长股;其二,价值投资者扬眉吐气。
那么,2017年的这个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对2018年的A股和A股投资来说,又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依然是简单的价值投资独领风骚而且将“风格延续”吗?依然是贵州茅台即将股价“冲千”,创业板指数一跌再跌吗?
惯性思维一定认为就是那样的,能否从中得到实益则是另一回事。一个铁的事实是,上述现象在上半年结束时就已经是那样,例如半年线图就显示,2017年上半年的上证50指数就涨了11.5%,也是涨幅最大的部分;创业板指数跌了7.34%,同样是跌幅最大的地方。可以想象,投资者看到上半年的格局,如果都能顺应潮流调整自己的持股结构,也就不会出现全年依然是超过七成股民亏损的结果了。
市场作为现实交易有它惯性发展的一面,例如蓝筹股很可能在2018年还会火一阵,价值投资将进一步备受颂扬;人的思维方式同样有他惯性延伸的特点,例如习惯于概念炒作,或者已经形成对小盘股的偏爱,则即使眼里看到大盘股白马股在涨,下手时就多数还是不自觉买成了中小盘的题材股。为什么2017年多数指数飘红,多数股民账户却是飘绿,这是最大最根本的原因。
温馨提示:如果未关注我们,请加关注公众号“金谷明”,ID:jinguming-google,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在这个市场上,中小散户的位置就连“智猪博弈”里面的“小猪”都不如,因为他们的买卖行为对股价不会带来任何影响,不会有扳动股价“开关”的动量。有人会说,有影响的,要不怎么会我往往一卖就涨、一买就跌?这其实只是心理错觉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2017年的市场表现,对广大中小散户的启示其实和往年没有大的改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适应变化、不适应当时的潮流,就只能自取其辱;迅速顺应潮流之变,市场变我亦变,才是散户生存之道、立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