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总量不大新股仍将受热捧
(2014-06-16 10:04:43)
标签:
股票后市走势 |
分类: 股市随笔 |
1月份的时候,近50只新股的集体发行砸得大盘体无完肤,但就造就了2月以后的次新股行情。可以相信,在大盘顶住了“五穷六绝”的魔咒,呈现出比1月强的势头之时,市场会对新股题材有着更强的欲望。
可以这样认为,最近两周大盘的企稳回升,不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回补市值,需求端增大是其中一个潜在因素。此前,登记公司的数据表明,6月初仅有一成投资者参与交易,人气低迷。但市值计算方法的变更,不再是某个交易日的市值作准,而是20个交易日的平均市值,大大地刺激了市场的需求端,上周场内交易额处于稳步回升状态。而四大银行连续创出年内的新高,上周五金融板块受追捧,同样有这个因素在内。
有调查显示,超七成投资者认为IPO对资金面有负面影响;超四成投资者无意参与申购。不过,并不需要所有投资者都有很高的申购欲望,才能证明新股对当下市场的超强吸引力。实际上,这一批新股只有10只,总融资量50多亿元,也无法容纳太多的资金。而因为将来的总市值不高,这一批新股将难以不被炒作。
从时间周期的角度观察,此前的三个时间周期都在最后阶段出现逆主趋势而动的特点,而周三正好处于本周期最后阶段的起点,更增添了这个日子的敏感性。再结合季末、半年末的资金结算因素,初步预判,6月下旬大盘回调的概率大。
3D打印概念、特斯拉概念,这两大概念股在上周下半周崛起,源于事件性题材的推动,反映的是快速反应资金的动向。未来,即使大盘再次回调,这一类资金也不会退缩,将成为新股炒作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四大行不知不觉中屡创年内新高的走势,带动了上周五金融板块尤其是商业银行股的起动。这则显示有中长线资金入场,或着眼于打新,同时也可能着眼于三季度行情。所以,即使下旬大盘回调,很可能也只是一个阶段的最后逢低建仓时机。
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