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食物为何乏善可陈

(2012-08-29 08:58: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美国:食物为何乏善可陈

美国:食物为何乏善可陈

 蔡子强

 

One

社会经济因素会影响一个地方的料理烹饪,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美国。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物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其国民早期来自世界各地。按道理,来自五湖四海的烹调心得,理应可以轻易擦出火花,但偏偏美国料理却简单粗糙,除了烤牛排和火鸡,以及汉堡包、热狗、炸鸡等快餐之外,乏善可陈。而且味道偏浓,大甜大咸,素不为讲究口味细腻的美食家所取。

比起中国料理的煎、炒、煮、炸、蒸、炖、焖、腌、卤、烤、凉拌、生吃等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另外,也不会熬汤煮汁,调味欠缺细腻。

早年美国移民为了生计,需要不断开垦土地,每天都得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烹调以简易快捷为原则,进食重量不重质,但求补充每日耗掉的大量体力甚至汗水,所以食量一定要大。但量大就不可能精致,又或者讲究味道,结果只有拼命加盐、加糖来藏拙,这也是味道偏浓的原因。

同样,美国速食之所以发达,原因亦类似——愈省时、愈容易煮及加工保存的食物,愈受到忙于开垦的美国先辈欢迎。亦因此发展出大量罐头、瓶装食物,久而久之成了国民习惯,今天便进一步发展成各式各样的炉、微波炉食物。

当然,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皇室及贵族的移民和民主国家中,亦缺乏了一群囤积巨大财富、高尚品位的文化精英阶层,对美食提供尖酸苛刻的要求,来推动精益求精、几近吹毛求疵的精致饮食文化。

 

Two

下次当大家花尽心思宴请美国朋友,却发觉他们宁取碳酸水(如可乐、雪碧)也不要红、白酒,爱炸鸡多过爱鸭胸,要甜到难以入口的巧克力蛋糕和油炸圈,也不要香滑细致的杏仁茶时,大家也要多多体谅一下别人由祖先遗留下来的国民传统吧!

我曾经到过美国,每天早上在酒店吃早餐时,无论你叫的是煎蛋卷,又或者水煮蛋,菜一上,你会发现竟然是整整三只蛋!还有烟肉、炸薯片,满满堆了一碟。想起在香港医生忠告每天最多只可以吃一只蛋时,你不禁抹一把汗,还未算他们可以叫牛扒、蟹饼等来配鸡蛋作早餐呢!

美国朋友解释说,美国以农立国,以往人们早上四时便起床到田里干一轮粗活,到七时吃早餐时因为已经劳动了一番,所以也吃得特别多。问题是如今大部分人不再务农,却仍然维持农夫的食量和饮食习惯。

再举个例子,某次找到一家墨西哥餐厅,叫了一份墨西哥卷,上来的分量却足足够两个人吃;叫了一杯正常量杯的汽水,上来的分量却相当于香港快餐店的超大杯,你就会见识到美国人的骇人饮食传统,并明白为何个个都肚满肠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