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
□
我不是为了找抽,才起这么一个欠扁的标题。事实上,这八个字是在我心中纠结了许久的一种感受。
起因是一个开宝马的人的哭诉。此人与我相熟多年,早年单枪匹马来省城,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拼劲,创下了一个广告公司的家业。他广告公司的核心产业,是市内主要街道上的几个巨型户外广告牌。凭着这几块资源,他带着几十个员工拼杀于广告界,过上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有房有车,年入几十万,做梦都是笑着的。
但他的笑梦并不长久。不久前,一纸城市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通知下发,说是要治理城市乡村的环境。一大堆正面阳光的词汇之下暗藏刀锋——在整治的旗号之下,原先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户外广告牌,一夜之间变成非法,而当初明里暗里真金白银取得合法经营权的广告牌,一夜之间变成浮云。接下来,便是义正词严的强拆,他们想申诉甚至想打官司,都找不到对手——出文件的,是一个不具备主体资格的“领导小组”。
他来找我,是希望死马当成活马医地为他写份申诉状。说到恳切之处,眼泪长淌。但我告诉他,这种做法除了自我安慰之外,再无别的作用。
第二个哭诉者,是一个开苗圃的老板,N年前应某地政府邀请去当地投资,当时有一块地,因政府下属一企业欠巨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他救急帮忙还债,并签合同,以地抵他的债。当时此地是河滩地,并不值钱,他于是接手下来,用做苗圃。
十年之后,时过境迁,此处土地成为黄金地带,增值数十倍。现官不认前官所签合同,令国土局以多年闲置未开发之名,将地收回。罔顾数十亩苗圃一直茂盛生长的事实,一夜之间强拆干净。那位老板来找我,是想请我帮忙证明,苗圃种植也是正常开发。说到动情之处,号啕大哭。
还有一个老板的哭更喜剧。他因为不知内情,将一笔钱借给了另一个正在和政府打土地官司的人,结果被视为不安定因素,相关领导只小小动了下指头,让税务局去查他家的账,于是他轻飘飘地就进了班房。他的儿子来找我,是希望我能找几个人,帮他父亲澄清历史旧账和现实的关系,并为他们呼吁一下。说到办企业的艰难与不易,哭得跟个娃娃似的。
以上几个人,都是如假包换的中产阶级。他们在许多人眼中是风光无限的。但事实上,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是相当弱的,在某些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面前,他们甚至是弱不禁风的。与下岗工人和被拆迁农民相比,他们是另一类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