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分手方恨少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
□胡晴舫
结婚时满眼浓情,离婚时满口数字
结婚时满眼浓情,离婚时满口数字,婚姻看似关于爱情承诺,听上去更像社会资产的分配制度。
封建时代里,婚姻并不躲在爱情迷雾里,摆明了是军事手段、结盟策略和繁衍保障,用来联合、扩张、组织、巩固及延续不同(国)家族的资产版图与血脉永续性。中国历代皇帝总爱把沾点皇亲的女性远嫁异地,作为一种外交笼络。
欧洲王室不遑多让,神圣罗马帝国女皇玛丽特蕾莎生了十六个孩子,每个都是她扩大帝国势力的棋子。她热衷安排子女与其他欧洲贵族联姻,以影响甚至控制他国内政。
十四岁代替病故姐姐嫁入法国波旁王朝的玛丽皇后,小小年纪便被训练定期写信向母亲大人报告法国国情。她这种与奥国王室通信的“良好”习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便轻易顶上叛国罪名,推上了断头台。
而单身登基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则马上遭好心劝告,如果她不结婚,与其他王室结盟,恐将陷英国于孤立无援之地。
封建皇族把婚姻当功业经营,商业规模如王国的富豪巨贾也作相同逻辑思考。德国文豪托马斯·曼的名著《布登勃洛克家族》描述豪门世家如何由兴转衰的过程,三名子女的婚姻命运便紧紧与家业前途绑在一起。
身为一家之长的父亲谆谆告诫向往自由恋爱的女儿,必须接受家里为她安排的婚姻,因为“商贾联姻”乃豪门子弟天经地义的责任;而从小深明豪门长子职责的大哥爱上了贫贱卖花女,却自知家大业大,永远不可能娶她进门,悲凉地告诉美丽轻浮的小妹,唯有命够好,才能嫁给自己心爱的人。
几乎与《布登勃洛克家族》发生于同一时代背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也是一部豪门衰败史,里面所有婚姻几乎都一败涂地。
身负家族前途的独子宝玉爱上孤女黛玉,平日一起嬉戏作诗,无人异议。等到宝玉有一天不知哪根神经不对劲,想证明情比金坚,欲把名下无恒产现金也无政商关系的黛玉娶回家,贾府上上下下便觉事态严重了,联手设下移花接木之计,诓宝玉娶宝钗,黛玉吐血而亡,宝玉出家,一门豪族自此没落。
保守时代里,婚姻有价,得不到的爱情相对无价,人们动辄生死相许,造就了一堆不用讨价还价的浪漫爱情故事。20世纪后,婚姻披上自由恋爱的外衣,社会鼓励追求精彩的爱情生活,步入礼堂视为爱情完满的结果,爱情于是简化成一只镶满钻石的婚戒。
豪门世界的人生际遇转折,代表财富的失落与累积
美国华裔作家哈金在短篇小说《作曲家和他的鹦鹉》里写道:“爱情就像别人的恩赐,随时都会失去。”为了阻断爱情恩赐这种飘忽无常的性格,同时赋予原本无形无味的爱情一张固定可辨的相貌,婚姻契约便成为“评价”爱情的重要凭据。
对豪门世家来说,嫁娶依然是一门学问。市井小民关注豪门婚礼与名流婚姻,说是喜欢盛大的童话场面,爱嚼名人八卦,说实在话,人们更关切的是那一大笔一大笔的社会财富怎么运过来又导过去。
一段联姻(或离婚)能削薄财富或加厚家产。结婚生子,外遇再婚,生老病死,每一次人生际遇的转折,对一般人来说只是人情历练,在豪门世界里却多了一层意义,代表着财富的转移、失落与累积。人们爱听乌鸦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就跟巴望着自己好运中彩票的向往心情一样。
去年整座纽约市均幸灾乐祸,猜测平时作风浮夸奢华的报业大亨布兰特也许不得不宣告破产,不是因为他买太多艺术品,也不是因为报业没落或金融危机,而是因为他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