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上海大众”的总经理们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
□鲁
2010年7月17日,在甘肃酒泉举行的经销商访谈和试乘试驾活动中,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等四人发生意外交通事故不幸遇难。
加上之前自杀的方宏,癌症去世的洪积明……作为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商的“掌门人”,上海大众总经理们的命运引人关注。
1993年:跳楼自杀的方宏
1993年3月9日一早,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宏很守时地从一条叫“大兴里”的弄堂内走出来,接他去上班的紫檀色“奥迪”正好贴着马路的边沿停稳。司机透过车窗,见淡烟疏雨中渐渐走近的方总,穿得挺挺阔阔,真是派头极了。
可就在这一天,方宏自杀。
方宏的夫人姚沁薇回忆说,方宏死的前一天,几乎看不出任何不祥的预兆。方宏这人话很少,好多时候姚沁薇不先说话,他便也不会开口。
3月9日清晨,在大众汽车公司五楼的总经理室,方宏像往常一样签署了两份文件,当他将文件递回给对方时,还伴有一个温文尔雅的微笑。
方宏签署文件的时间是上午9时,他将文件交给秘书时说,我想安静一会儿,请你们别来打扰。说罢,总经理的门被紧紧关闭。仅仅间隔16分钟之后,方宏从五楼总经理室的窗口跳下,轰然坠地。
1990年方宏被提升为大众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方宏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是内燃机专业,1992年5月,方宏应浙大校长路甬祥之邀前去杭州讲学,讲世界汽车发展形势。他甩开讲稿,洋洋洒洒讲了开来,讲课中需要用到英语的地方,他娴熟流畅随口而至,预先准备好带去的幻灯图片又很具说服力,浙大的大学生们极为欢迎。
做了两年多的总经理,方宏连一次疗养旅游也没享受过,更不用说带着夫人一起游玩了。
妻子姚沁薇在那年春节前的几天,被告知患了中晚期的结肠癌,这对方宏的打击很大。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由妻子做主。现在,妻子竟然患了这种绝症。
在工作中,方宏当时正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上海大众的合作伙伴——德国大众正要求上海大众按照合约的规定分红。在同德国大众的谈判中,德方坚持要求上海大众支付外汇(这是合约中早就明确的条款)。但是,上海大众当时却缺少外汇,上海的外汇调剂市场也因外汇管理状况受到制约,很难从外汇市场调入外汇。因此,中方一直要求上海大众在同德国大众的谈判中坚持立场,以人民币支付红利。
这在今天根本不是问题,但在当时是一个大问题。这使一向极讲信用的方宏感到十分的为难。在他自杀的当天,他所要主持的办公会议则将听取从德国回来的谈判代表的汇报。为这件事,方宏曾向人表示自己头痛极了,但又无可奈何。
姚沁薇虽然不是个精神病学医生,但她用一个妻子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分析,方宏因隐匿性忧郁症而死,而且是一种典型的更年期忧郁症。
死于癌症的“帕萨特之父”
1993年上海大众主打车型是桑塔纳,人们称呼方宏是“桑塔纳之父”。那么,他的继任者洪积明则是“帕萨特之父”。
1993年4月11日,洪积明继任上海大众总经理。在任八年,洪积明主持了上海大众二期改造工程、技术中心扩建工程、三期改造工程等多个重大项目,他主持了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联合开发和POLO轿车引进筹备的工作,其中,最让他在车界扬名的则是帕萨特轿车的引进。
离职后,洪积明深受病痛的折磨。2005年8月17日,为上海大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洪积明在广慈医院逝世,享年63岁。
“功成身退”的陈志鑫
2002年开始出任上海大众总经理的陈志鑫,上任伊始面临的就是,一个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后、正遭遇市场占有率节节下滑危机的“大象”企业,而同城“对手”上海通用的业绩却在节节攀升。
因此,他甫一上任,就带着上海大众走上了“痛定思痛”的改革之路,亲自奔赴各个大城市了解实际营销情况,致力于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培育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推动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
“有这么一位老总,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上海大众的员工如此评价他:“非常有亲和力,即使是最普通的员工,他都会和蔼地对待。”
陈志鑫让员工们敬重的当然不仅仅在于他的亲和力,他的沉着、冷静,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及在压力下仍保持的强烈进取心,让上海大众的员工们在他的带领下,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也见证了上海大众从辉煌到跌入低谷然后再重新崛起的过程。
可以说,生于1959年的陈志鑫是彻头彻尾的“上海大众人”。
1979年,技术工人出身的他进入上海汽车厂工作,1980年从技术部门调入动力科,做过所有设备和电器的维修。1986年,陈志鑫进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1986年至1997年间,他在上海大众规划部、物流部、采购部等部门历任股长、科经理、部经理。
1997年,陈志鑫调任上海采埃孚转向机有限公司总经理。2000年11月调入上汽集团总部,任总裁助理。2001年2月出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因为之前两位总经理的不幸,上海大众内部流传所谓的“风水说”。而陈志鑫的成功,则被解读为上任后看了风水,办公室作了调整,更换了楼内的电梯。说来也怪,虽经历了2005年的大萧条和癌症,但陈志鑫均安然度过。
死于车祸的刘坚
2007年10月,刘坚接任陈志鑫,迎来了上海大众20多年历史上的新时代。陈志鑫功成身退,对于接任者来说面临很大挑战,一方面渠道梳理工程尚未完全结束,另外一方面德国大众对于上海大众的独立研发,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让步。
“刘坚不仅要面对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神奇崛起,同时还有上海大众逐步完善的管理体系。挑战丰田,为上海大众找回昔日地位,刘坚到底能带来哪些新突破?”这段话是刘坚上任之时媒体给予的质疑。
在被任命为上海大众总经理之前,几乎没有关于刘坚的报道,所以刘坚对于外界而言非常神秘。
从资料上看到,接任上海大众总经理之前,刘坚是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其实,刘坚和上海大众有着极深的渊源:从1986年到2001年,刘坚在上海大众工作了15年,曾担任上海大众产品电器开发方面的经理。
在这期间,他参与并负责了桑塔纳B2、帕萨特B5及POLO的电器零部件国产化工作,并负责桑塔纳3000的电器零部件系统的开发工作。可以说,刘坚对上海大众企业情况有着相当的了解。
正是凭借着这种自信与实力,刘坚在上任仅仅两年后,就将上海大众“全国第一大汽车企业”的地位巩固得坚不可摧。
2009年10月上海大众迎来25周岁生日,又成为国内第一家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的汽车企业,可谓双喜临门,这不仅标志着上海大众的企业规模和造车实力已经迈上一个新台阶,更为中国汽车发展史树立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上海大众实现第一个100万辆的突破用了13年时间,第二个100万辆用了4年时间,其第五个100万辆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上海大众的下一个100万辆无疑将来得更快。”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此前的一番话,让刘坚担负起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战略目标——引领上海大众在2012年前后实现百万辆的惊人布局。
可以肯定的是,在刘坚的脑海中,上海大众的下一步远景已徐徐展开。
正当汽车界对这位年仅46岁的少帅充满无限期待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定格在201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