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四年的逃离》
(2011-06-06 09:37:44)
标签:
祝勇苏童杂谈 |
分类: 凸凹评论 |
阅读日记
《一九三四年的逃离》,祝勇/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5月版
这本书是《收获》50年精选系列之一,收入马原、余华、苏童、洪峰、孙甘露、王朔、格非、李晓、叶兆言、张承志、史铁生、李锐等十二位作家写的中篇小说十三篇。在这本选集里,我读了苏童的代表作《一九三四年的逃离》。
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离》写了两个点位,一是乡村,一是城市。城市是对乡村的逃离。但首先逃离的竹匠“爷爷”陈宝年和随后逃离的“伯叔” 狗崽也依然没有逃离出乡村“灾年”的厄难。没有逃离出枫杨树村的“祖母”蒋氏、财东陈文治的确遇上了“灾年”之灾。小说中唯有麻油店老板娘、美丽女人小环子是逆向逃离的,她为了保护孩子从城市逃离到了村子,但村子却扼杀了她的孩子。
小说制造的气场传奇、古怪、阴森、神秘,故事多陡转,加之时空的错乱处理,读来虽惊心动魂却也有嫌累之感。很多读者为着故事而来,却被迫去拆卸形式。
苏童在这篇小说中的积心处虑,留下了多种探索手法的痕迹。那种显而易见的才气、塞林格的影响,在这里也得到了高密度的呈现。
本书执行主编祝勇我是认识的,“新散文”领军人,一个帅小伙。
2011-6-2
前一篇:格非《朝云欲寄》
后一篇:马尔克斯《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