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黄静芬《旧信重读》的相似篇,好玩

(2013-06-23 09:14:00)
标签:

旧信重读

黄静芬散文

分类: 资料篓子(资料)

    我的一篇小散文名曰《旧信重读》,写于1999年1月8日,不记得在哪里发表过,只记得被《散文选刊》选载过。然后,成为“浙江省2008学年第二次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卷”、“浙江省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又成为“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如下:

 

旧信重读
黄静芬

 

    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年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
    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
    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
    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
    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衔鸿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
    人之成熟,总是从拥有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开始,这时,再去细细思想人生是什么呢?童年期,懵懂无知无觉只盼快快长大;青春时,未来好梦无数,仿佛伸手可及。然后,立没立业只有自己晓得,家是成了一个,孩子也养了一个,便开始赶时间、磨时间、杀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一世时间折腾得一塌糊涂。再回首时,天还是那个蓝天,地还是那块绿地,月还是那轮明月,人却已不再是那个人,脸上每缕皱纹都填满深浅不一的沧桑。
    人之老,不是从肢体开始老起,而是从心开始老去。心老的标志就是,前瞻的时候少了,回头的时候多了。一步三回头,身后可看可触可抚的有什么?范仲淹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实,何止南来北往的大雁,一介凡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风。
    因此,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席地而坐,重新展读纸笺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旧信能够一个一个细节提示你,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所有清晰如昨。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丰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

 

    对于网络搜索,我一贯是菜鸟。刚才百度一下自己,发现

http://news.idoican.com.cn/yxrb/html/2010-05/31/content_806370.htm?div=-11有一篇《旧信重读》文章,是刊登在《宜兴日报》2010年05月31日7版,未见作者署名,文如下:


旧信重读


 
    闲暇时,喜欢捧出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一封封重读,字字入目,句句品味,渐渐地从薄薄的纸页上读出了深邃的寄意。如同在海边徜徉拾贝,在一个很普通的蚌壳内发现了一颗炫目的珍珠。这时心潮中便会泛起层层浪花,诗化了在水一方的离情别绪。特别是那信尾带着重墨感叹号的“保重”,仿佛是唱出了“没有你的日子,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视觉与听觉的感应加重了这些文字的含金量,便无论如何也不肯辜负如此的良愿苦心,而去穿凿时空的厚度,让那望穿秋水的远瞩处处落泪,望断云山的透视面面俱到。
    我爱在风清月白之时动笔给友人写信,窗外风声如丝竹轻弹慢拨,案头兰香扑鼻沁人肺腑。此刻心如静潭淡泊,只期望与友人共迎八方来风,同承四季阳光,诚挚的话语像深窖溢出的芳醇,让人涌起对人生的热爱与眷。然而经过种种,皆幻梦成空,直面一切,许多冲动早已变成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用手机发个短信瞬息可达;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信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或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传书的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写信的,也喜欢收到信,看老朋友的得意和失意,我也喜欢把我的喜怒哀乐告诉我远方的朋友。可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劳累,让时间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溜走,写信的殷勤也就淡了。然而我知道,不管你是否动笔,老朋友还是忘不了的。在急促的生命旅途中,重新展读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它们能够一个一个细节地提示你,你所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均清晰如昨。也许某个夜晚,当我独坐灯下重读旧信时,忽抬头望见窗外点点星光,心中便不由地会想起他,想起在茫茫尘世的另一角,此刻还有一位朋友正在关心着我,想念着我……一瞬间,我心中尽是美好情怀。
    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饱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而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

   (《宜兴日报》2010年05月31日7版)


    又发现http://www.pdsxww.com/jkhg/content/2005-12/20/content_195552.htm有一篇《旧信重读》文章,仿佛是《平顶山晚报》2005年12月20日的“天天副刊”,作者署名王吴军,文如下:

 

旧信重读
王吴军

 

     匆匆流逝的时光中,那些被自己保存下来的私人信件,仿佛是一片春天的风景,当我在生活的路途上走的有些倦了,于一个平常的日子里,蓦然回望,心灵竟然会被那些旧信中洋溢出的温暖而深深感动,眼睛禁不住有些湿润。我惊奇地发现,我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并未消逝,仿佛春天里芬芳醉人的气息,依然生动、鲜活、温馨、真挚,不曾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袅袅飘散。
    于是,忍不住抛开了那些烦琐的杂事,静静地坐下来,让心灵如婴儿般纯真,重新阅读那一封封的旧信,阅读在过去的岁月中朋友写给自己的一行行文字,深深感觉到,那美丽的字里行间,弥漫着融融的暖意。
    是怎样的一个人把一份美好的情愫无私地给予了自己?又是怎样纯洁真诚的情愫凝结成了这样美好的文字?怎样明媚的阳光映照过自己?这些文字又曾经在怎样的风雨里让自己信心百倍?而当时,自己又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给朋友回信?这楚楚动人、情谊摇曳的思绪,幸福中融和着激动,激动里融和着欣慰,仿佛一泓温润的水,把自己的心灵轻柔地浸润。
    时光的脚步无法挽留,青春的岁月也随风而去,轻狂年少的风采也已经云淡风轻,只有这些旧信记录了那时的心痕梦影。当时,是那样喜欢在信件上无拘无束地挥洒自己的梦想和渴望,是那样喜欢在信件上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飞扬的文采。如今,电话和手机已经普及,想念朋友的时候,一拨号码就可以随时交谈,除此以外,还可以上网,或者聊天,或者发电子邮件,不仅便捷,而且敲出来的字十分工整。可是,那些具有个性的手写的字迹呢?那些渴望捧读来信的殷切期待呢?那些读信时的欣喜或惆怅的感觉呢?电话和手机带不来这种阅读手写信件时的愉悦和幸福,电子邮件也带不来阅读手写信件时的亲切和温馨。所以,阅读旧信,我在拥有怀旧的幸福的同时,心里竟然又回响起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阅读旧信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雅才女林徽音的几句小诗:“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软,星星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这美丽的诗句让我在捧读旧信时心潮澎湃,思绪悠悠。(来源:平顶山晚报)
 
    记得,以前还搜过几篇与我的《旧信重读》一模一样或有些相似的文章,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1e48c0100dgzl.html有记录。今日,懒得再搜索了。再说,以我的菜鸟功夫,如此搜索,很吃力。很吃力的事,不玩也罢。

    周日清晨,在空调里,把我的旧文和其他两位的《旧信重读》放在一起读,相当有意思。读罢,望望窗外的蓝天白云,笑一声。

 

    博文刚贴,突然,又发现一个好玩的,http://www.echinatobacco.com/101589/101693/56130.html作者署名李艳华,文末注明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如下:

 

旧信重读

作者:李艳华    来源:《新烟草》2010年第6期 
   

    每当闲暇时,便会捧出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重读一封封旧信,字字入目,句句品味,从薄薄的纸页上读出深邃的寄意。如同在海边徜徉拾贝,却在一个很普通的蚌壳内发现了炫目的珍珠。此时心潮中便会泛起层层浪花,诗化了在水一方的离情别绪。特别是那信尾带着重墨感叹号的“保重”,仿佛是唱出了“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视觉与听觉的感应加重了这些文字的含金量,便无论如何也不肯辜负如此的良愿苦心,而去穿凿时空的厚度,让那远瞩望穿秋水、望断云山。
    最爱在风清月白之时动笔给友人写信,窗外风声如丝竹轻弹慢拨,案头兰香扑鼻沁人肺腑,此刻心如静潭淡泊,只期望与友人共迎八方来风拂面,同承皎洁月光沐身,诚挚的话语像深窖溢出的芳醇美酒,让人涌起对人生的热爱与眷恋。然而经过种种,皆幻梦成空,直面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而今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用手机发个短信瞬息可达;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信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方正。然而,那些字体或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衔鸿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都不复存在。
    喜欢写信,也喜欢收到信,看朋友的人生潮起潮落,也喜欢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告诉他们那些快乐、哀伤、得意抑或是苦闷的日子。然而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疲累,使得时间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溜走,写信的殷勤也就淡了。然而我知道,不管是否动笔,老朋友还是忘不了的。
    在急促的生命旅途中,重新展读纸笺已经泛黄且质地微微发脆的旧信,宛如电影重放,每一个细节都提示着曾经的历程:刻骨铭心的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一切都清晰如斯。也许某个夜晚,当我独坐灯下重读旧信时,忽抬眼望见窗外明亮的月光,心中便不由想起在茫茫尘世的另一角,有某个人在共揽明月,一瞬间,心中尽是美好情怀。
    逝去的时光并非空心的,流金岁月丰腴得像秋天的麦穗,而我则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在重读旧信的时候。

    (作者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编辑:龚玲)

 

    再笑一声。如果我这只菜鸟发现新的好玩的,就继续添加。窃想,对照着学习,对于我以后的写作,也许会有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