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料到,这么多的网友对网络唯美主义大感兴趣。网友老问提出:“何不捉几个唯美案例来说说?那一定又是一种精彩。”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从网络上找一些唯美的东西来品品,对网络唯美主义的理论探讨是一种有力的呼应,而且对于网络唯美主义即将形成的定位是一种直观的推动。
我想,诗例、文例、乐例、图例、影例等诸般网络唯美主义案例赏析,都是快活的事。
今天,我们做一次网络唯美主义诗歌案例的赏析。网友嘎嘎是一个很用心的人,他的评语中说到:“网络诗歌,言、意、象三者中,‘象’很需要唯美主义去实现,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更是追求。”他这话抓住了很主要的东西,不过,我认为,就汉诗而言,言、意、象三大要素同样都需要唯美的追求,当然,作为汉诗独特的美学思维特征,“象”的唯美份量可能会更重些,这是一个因诗人而异的问题。
今天的网络唯美主义诗例赏析,我们就从言、意、象这三大要素入手,随手从网络上取三首小诗作为案例进行赏析。
一.言的要素:扭断语法逻辑修辞的脖颈,按照服从于意象与意念唯美实现的需要,来重新组构词组与句子。
诗例:《冷欣》,作者:天涯。
诗例来自网址:http://blog.sina.com.cn/u/4bd9090401000b6p
原诗:
仿佛是婉约词里的那一首虞美人
月色下,你淡淡的忧伤
被夹在一本古老的诗集里
长出一对蝴蝶的翅膀
那一字一句的温柔
是你消瘦的清骨
长夜底,一盏油灯
为你守尽摇曳的昏黄
你说,那时你是他的小妖
他是你的聊斋,你的故事
在一帘幽梦里
有你百转曲肠
七月,夜微凉,夜未央
于是,你开始假寐
等那多情的书生
共剪西窗
〔赏析〕这是一首写人的小诗,被写的人冷欣也是一个诗人。莱笙觉得,冷欣的诗把古典与超现实主义结合得十分巧妙,堪称网络唯美主义的忠实追求者。而天涯写冷欣,可谓入木三分,基本再现了冷欣的委婉风韵。
天涯的这首冷欣,给我的主要印象是重组了古典,以现代的感受组构古典的语汇,形成了唯美的审美效果。第一句就很唯美,“婉约词里的那一首虞美人”,后世把唐诗宋词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风格,虞美人是一个词牌,也出豪放诗词,但大多出婉约诗词。但诗中的这一“虞美人”用法却不是散文的单一用意,而是象征的方式,以词牌喻委婉美女。接下来的语句,组合得更是微妙,“淡淡的忧伤长出一对蝴蝶的翅膀”,够美的吧?忧伤长了翅膀,意味着可以飞来飞去,意味着能够传递,能够感染别人,而蝴蝶是庄周梦的产物,是脱尘的意趣。围绕这个主干句,又有两个修饰,一个是“月色下”,把长翅膀的忧伤放在这样一种唯美的环境中来展露,再一个是“夹在一本古老的诗集里”,引领读者的意念在古诗的氛围中审美。而后三个诗段的语言组构,都是大量地活用了词性,整个一个唯美的追求。
通过赏析,我们不难体会到:诗歌的语言其实是网络唯美主义不可多得的有力实现手段。网络汉诗要扭断语法逻辑修辞的脖颈,按照服从于意象与意念唯美实现的需要,来重新组构词组与句子。同时,应当注意到,清新的简洁与浓缩更容易逼近唯美。
二.意的要素:按唯美的需要剪裁心态,尽可能逼近生命本性,使立意建立在唯美的尺度之中。
诗例:《午夜的昙》,作者:黄静芬。
诗例来自网址:http://blog.sina.com.cn/u/48d1e48c010002xd
原诗:
一直是一枝白丁香
零乱开在风雨
微苦芬芳
只因了你钟情
才将自己
绽放成午夜的昙
幽美明艳
含羞一朵姿容
今生今世只有一次灿烂
请你
摄影留我
成一桢照片
只因了你呀
我才将自己
凋落成午夜的昙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的小诗。莱笙觉得,静芬这首小诗其实是一种网络生活贡献,因为她成功地种植了一朵网络中的“午夜昙”。
感怀的题材最多人写,但是,在感怀中,用什么去打动人?就有一个心态的剪裁问题。《午夜的昙》的才气就在于剪去了思念啦、诉说啦等等枝枝丫丫的东西,而把心态剪贴在一种生命演绎的重量,把心态剪切成“一朵午夜的昙”。昙花是瞬息的,午夜是独寂的,然后通过绽放和凋落的跌宕与对比托出“你”的巨大影响,莱笙不知道她的这个“你”,是何方神圣,是人还是一种象征,但是,这朵午夜的昙就这样把某种生命的演绎重量托出来了,让人触动。许多诗人的作品过目就忘,甚至读不下去,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杂乱,心态缺乏选择淘汰,选对的心态又缺乏剪裁。
网络唯美主义追求的是心灵生活,因而,生活体验为次,生命体验为重。文学概论始终认为,内容决定形式。但是,从创作技巧来说,其实内容本身也就是一种形式。意念与立意决定整首诗的美学效果,引领语言与意象的组合,其实意念与立意本身也就是一种唯美构造。从这一点来说,意念的整合,立意的升华,指向应当是揭示生命本性。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生命的真实。唯美的心态要在这样的层次中进行剪裁。
三.象的要素:意象是诗人表达的素材,唯美首先是意象组合的唯美。网络唯美主义对意象的准确与鲜活有着刻意的追求。
诗例:《失眠》,作者:简离。
诗例来自网址:http://blog.sina.com.cn/u/4a9e7011010009e6
原诗:
失眠是只小虫子
在枕边跳来跳去
我不能睡,因它寂寞的踢踏
而我,也学会了它的动作
它抬左脚,我跨右脚
〔赏析〕这首五行诗,写的是一种生态现象。确切地说,写的是一种不愉快的现象,可是却给了人们唯美的享受。你说,失眠可爱吗?烦死了,可读读这首《失眠》,情趣却何止是短短的五行?
因了什么?
因了意象。
失眠是一种可感的抽象,简离把它具象化了,“失眠是只小虫子”,这样一个意象定位,使失眠立刻生动起来了。接着,简离把失眠活化了,“在枕边跳来跳去”,辗转难眠的形象顿时树立。更有趣的是,简离接着又引入了乐舞的特征,“寂寞的踢踏”,这时,虫子已经是一只跳踢踏的虫子了。如果就这样结束,意象的准确度似乎还没有到位,简离在前面视觉听觉的基础上,又引入了触觉,人虫一体,“它抬左脚,我跨右脚”,这样,失眠的意象不仅可感,而且准确,并且鲜活。
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诗人的思维方式,意念决定意象的取和用,意象决定语言的用和取。这里,意象一头连着意念,一头连着语言,是左右逢迎的要素。意象的准确与鲜活,总会带来唯美的享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