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私奔山水(行走) |
烟雨冠豸山
卧于床榻听室外鸟鸣虫噪,推窗见山见水,阳光明亮,山野幽碧,浅呼深吸之间,暗香浴身清爽在胸。放眼四眺,哪座山头是“平地兀起,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的冠豸山?
乘轻舟荡在石门湖上,湖面似一块绿绸随风波动,波浪细碎,安静,柔软,光洁,闪现真丝的奇妙色泽。环顾两岸,左边青山一座浮白云,右边一座青山绕曦烟,远处山相依峰相连,你的脑中立刻浮起“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的诗句。一湾又一湾的327公顷碧湖,波光潋滟,阳光平铺湖面,舟行过,波纹一层一层,粼粼斑斓。一路缓缓行驶,水面开阔极目,转个弯,湖汊巷道曲径通幽。细瘦芦草,青青竹丛,葳蕤松林,在盛夏灿烂里,深碧浅绿倒影湖中。五老峰、莲花峰、天马山、苍玉峡、葫芦湾美景如画,马鞍石、三姐妹石、打鼓石、银锭石、磨石形状各具,疯僧戴帽、猴狲撞钟、大象戏水、渴马饮泉、僮子牵马惟妙惟肖。山色湖光迷乱双眼,你发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叹时,又不禁想,春天里,鹧鸪、虎皮鹦鹉、锦鸡、蝴蝶、蜻蜓站在哪些枝条上鸣唱欢舞?夏日里,山鹰、黑熊、猕猴、飞狸、梅花鹿在哪棵树下奔走休憩?冬日里,水獭、湖鱼、螺类、几千只北来的野鸭游在哪处水域温暖过冬?
弃舟登岸,走进山脚浓荫蔽日小道,往桄榔谷去。桄榔谷口初极狭,一股清洌泉水从谷中哪处地底汩汩冒出,形成半米阔小溪,一波三折流动,水声轻哗,水清见底。捋起裤管卷起衣袖站在三叠泉里,冷洌泉水绕踝,以掌掬水净脸濯足,美美饱饮一肚子没有丝毫污染的甘霖,暑意顿消,再倒尽携带而来的一瓶矿泉水,以泉水注满空瓶。抬头,两排修长美人似的桄榔树已伸玉臂作欢迎状。冠豸山有植物118科、1128种,主要有松、杉、黄杨、卷柏、香桄榔等,只是奇怪,这道谷里,自然原生的桄榔遍布,暗香袭人,形成幽谷的奇特之景。桄榔,这种俗称砂糖椰子、糖树的羽叶棕榈的热带植物,基部密被纤维能够产生甜液,散发一种香甜之味,并与腐土一起,将附近路面织成一条松软棉花路。赤脚走在棉花路,仿佛足立弹簧上,一颤一颤,触感好极。
山区的天,孩儿一张脸,风倏忽刮起,天倏忽阴沉,而揽月峰却逼在眼前,没有缓坡,没有迂回,就那么笔直,就那么矗立,坚硬岩石上,一阶阶凿出梯子,铁索一牵,就是上峰道路。想看峰顶众多鹰巢,想看无限风光,想“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就上吧,登也好,攀也罢,爬也行,踩着高跟鞋,手足并用,额际冒汗,眼不敢斜视,头不敢回望,紧盯脚下路,任腿肚子抖成筛糠状。终于终于,历经千险万险到了高峰,舒一口气,提起的心放回胸腔,向峰下那些个望峰生畏望之如兔般大小的同伴挥挥手,豪气遏云大喊几声,山雨如珠已是一颗一颗砸在发上身上,你来不及体会“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态,抹几把雨水甩去,伸掌接一汪雨水润喉,环顾四周,层峦叠嶂笼在云雾翻腾中,风起松涛,险峰怪石巨树奇木朦胧一片,而鹰呢,那些纵横天宇、威武雄健、富有王者之气、傲视天宇的飞扬之鹰呢?鹰的旧巢空空落落,让人徒生感叹。
从揽月峰“天梯”下来,沿植被密集小路继续上山,走过山腹仅容一人通过的陡峭小道,抵达冠豸山后山最雄奇之处--“生命之根”。那深深峡谷中,一组石雕似的峻岩作奔腾气势,居中兀然挺立60余米高一柱石笋,酷似雄性尘根勃起,凝聚阳刚之气,刚健挺拔,直指苍穹。冠豸山佳景天造地设,有阳必有阴,阴阳相对,在石门湖畔清泉流韵中,一面峭崖折叠,折叠处形成绝景酷似女性生殖器官,充满阴柔之美,被命名为“生命之门”。“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堪称“冠豸双绝”。生命诞生从来是如此神奇与伟大,那最古老的人类生殖崇拜文化,那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延绵不绝世代相传,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冠豸山得到最淋漓尽致表现。
“生命之根”上方是鲤鱼背。此时阵雨转为细雾,山风习习,浮云飘烟在山脚起,浮绕成带状,即刻愈升愈高,形成岚气,将半山洇成轻纱笼罩的迷离之秀。鲤鱼背有石阶200多级,踏步其上,犹如骑在鲤鱼上追风逐浪,奇险,令人胆寒。沿鲤鱼脊背一步步向上攀登,两侧绝壁深涧,林涛如浪穿耳,冷意从头至踵,回眸眺望,莲花峰花瓣片片舒展,秀女峰作妩媚娇羞状,寿星岩历尽岁月坎坷,已是一副淡定慈祥之态。青翠群山尽入眼帘,林篁碧波都在身边,真真有清人顾亭林“冒雨游山山更美,只缘山色雨中添”之惊之喜。
上山不易下山不难,只是骤雨大作,风过层层松林哗哗喧响,这时,阳伞遮不住豪雨,雨披挡不住狂风,前方有大块山崖平整,斜成45度角,锐角处,玉女池一汪清水凉意沁人。你快步奔向前,立马悠悠坐在玉女池边,不必担心成落汤鸡一只。你可以神闲气定观头顶悬崖水滴成珠,一串一串滚落,织成雨帘挂在身前。半日爬山劳累体力耗去多多,满目美景不胜收使你努力睁大的两眼微倦,你便闭着眼,头枕崖壁听雨。此景下,“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也好,“留得残荷听雨声”也罢,你恍觉古人声声慨叹有太多的人为和牵强。在渺无人烟山野,世俗功利消失于无形,一颗心灵纯净如雨。
玉女池对面一堵山崖高高,崖顶雨水聚集成瀑,瀑落雄峙天半的两崖相夹小道,发出喧哗天籁之音。山崖腰部,一株萱草开放一茎黄色花朵,在雨泼洗过的遍山青翠中格外夺目。萱草,又称金针菜的植物,在冠豸山各处恣意生长,与红杜鹃、白百合、黄菊花、红白相间的腊梅花等四季野生花卉,以及兰花、石蒲,以及满山绿树碧林、丹霞地貌的紫红砂砾岩一起,构成冠豸山万紫千红的绚丽色彩。而此刻风雨交加,黄萱草绰约多姿摇摇曳曳,其生命之顽强,其花朵之静美,让你仰头叹为观止。
据介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有10万年历史,以其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中心景区51平方公里。漫漫岁月流去,沧海桑田,冠豸风光旖旎神韵亘古。只是,远来游客时间总是匆匆,走马观花里,足迹不可能踏遍冠豸山每处奇景丽色,两眼不可能看尽冠豸山每株芳草巨树。一步三回头离开冠豸的碧水丹山,你只是牢牢记着描写冠豸山一副楹联:“渡大海而来舟车所至耳目所经到此林泉殊觉标新领异,登东山之上风月为朋烟霞为友入斯佳境俨如脱俗超凡”,然后,在离开冠豸山的以后日子里轻念几遍,那时,感动你的冠豸风景便会重现眼前,让你可观可触可感可及。(199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