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马蹄声戛然而止,从马上翻跳下来三位商人装束的青年汉子。只见为首的一位头覆灰巾,又黑又壮,身材中等,两臂垂而可以过膝,脸似刀形,两耳略显肥大,耳珠丰厚而光润,眉黑而粗短,犹如扫把,目光深邃,老成持重。他走上前一步,双手作揖,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两位老伯伯,此地便是石州吗?”
“正是。”吕敬老人捋捋胡须,慢悠悠地答道,眼光不断上下打量着远道而来的三位陌生人。
“再烦问两位老伯伯,离北武当山还有多远?”为首的青年更加彬彬有礼了。
“不算远了,快马加鞭一个多时辰即可到达。”
“听说北武当山风景奇绝,冠盖北国,不知是否名不虚传?”
“北武当山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嵋之秀、青城之幽为一体,风景自是绝佳。当年真武大帝为在北方建行宫,历尽千辛,遍游山川,终在吕梁山中发现了此处群峰耸天、烟波浩渺、云蒸霞蔚之胜地,不禁惊呼:天下奇山,无出其右矣!可如今兵荒马乱,草木皆愁,近年来已很少有人来游北武当山了。想当年天下游客络绎不绝来赏此山,车如流水马如龙,如今却盛景不再,叫人好生喟叹。”
略作停顿,吕敬老人话锋一转:“三位小哥,你们何以要扮成商人,莫非北武当山真有生意可做?”
三位青年都笑了,其中身材修长如玉树临风者说道:“老伯伯真是好眼力,我等确非商人,这位是我家公子,酷爱游历天下名山大川,久慕北武当山盛名,今番专程拜谒以一饱眼福。为了行路方便,不得已才扮作商人,让老伯伯见笑了。”
吕敬老人看了一眼为首的青年,摇了摇头说:“恕老夫直言,这位小哥既非商场逐利之徒,亦非贵胄公子,恐怕是行伍中人吧!”
一言既出,三位青年俱都为之一震。为首的青年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常态,深鞠一躬:“想不到石州乡野居然有您老这样的高人,真乃隐之大者。今日一遇,元璋三生有幸。在下姓朱,名元璋,字国瑞,安徽濠州钟离人氏,乃大元帅郭子兴麾下镇抚。实不相瞒,为救民出水火,在下寝食难安,此次去北武当山,一为就取天下之道求教御虚道长,二为求得江湖盛传的《鬼谷子兵法》,但不知能否不虚此行。”
言毕,朱元璋忧心忡忡,一脸茫然。
“古语说得好,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老夫长居乡野,稼穑之民,小隐也算不上,何谈隐之大者,更惘论高人矣”。吕敬老人哈哈一笑,“御虚道长置身世外一心研道,洞明世事但从不问世事。向其请教取天下之道,恐非易事。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愿诸位能有所收获。”
“敢问老伯伯与御虚道长有交情否?”
半晌未开言的李大烟袋说:“这位老兄是御虚道长的至交,方圆百里,道长只将他一人引为知己。”
激动不已的朱元璋倒头就拜:“请问老伯伯尊号,他日一定专程拜访。”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萍水相逢,一切随缘”。吕敬老人淡淡地说,“你果欲成大事,老夫有一言相赠:一要有悲悯天下之心,二要有纳容高士之量,三要有百折不挠之志。如遇困难,老夫可助绵薄之力。壮士快请起,天色将晚,各位及早上路吧。”
三人意犹未尽,恋恋谢别,飞身上马。
苍茫暮色中,三匹快马风驰电掣地向北奔去。
为首的青年正是在郭子兴义军中暂露头角、令元军闻风丧胆的朱元璋,身材修长者为其义弟徐达,另一随行者为女扮男装的马云英,郭子兴之义女,朱元璋之未婚妻。
三骑绝尘而去,渐行渐远。两位老人的目光从远处马蹄飞扬起的黄尘处收回时,蓦然发现面前站着黑铁塔般的四个人。
只见此四人身材魁梧,黑脸虬髯,十分剽悍。其中一人开口了,说话声如洪钟:“向两位老人讨碗水喝,我兄弟四人昨天从长白山出发,昼夜兼程,早已走得舌焦口燥。”
两位老人吃惊不小,这些人真是好身手!如此庞大的身躯走起路来居然健步如飞,毫无声响,来到面前他们仍未觉察,仿佛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一样。从长白山到石州,少说也有三千里,这些人竟然在两天之内就赶到了,身手之快,真是匪夷所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