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薪休假,到底“卡壳”在哪里

(2014-10-08 10:06:22)
标签:

时评

带薪休假,到底“卡壳”在哪里

惠铭生

又是一年的“黄金粥”!

高速路上“打羽毛球”;长城之上“寸步难行”;小伙华山求婚没地下跪;深圳动物园马匹“不停拉客”累死;五台山一盆蘑菇炖鸡400元;天涯海角101元看块石头…… 今年十一黄金周带来的“扎堆游”,依然让公众苦不堪“游”。于是,关于黄金周存废争议再起波澜,社会共识再次高度“合拍”—— 唯有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才能破解黄金周“扎堆游”种种弊端,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实现公众的休假权。

是啊!谁也不愿意出门时寸步难行,谁也不愿意旅游时置身人山人海。只有尽快落实带薪休假,劳动者才能脱出“扎堆游”的难堪困境。但问题是,一边是,据携程网最近的调查显示,80%的人希望通过带薪休假的方式旅游。如果带薪休假能成为“法定假日”,对许多人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是黄金周。一边却是,我国目前的带薪休假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落实率只有50%左右。

是法律政策欠缺吗?当然不是。从法律上讲,除了规定五一、中秋、国庆、元旦和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我国对带薪休假也屡次出台规定:200811日,我国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同年918日,人社部颁布施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新近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也明确提出了“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目标……是个人诉求式微吗?也不是!带薪休假原本是一种法律赋予的福利,谁不想拥有这项权利!那么,是否归咎于资方的强势与无良,以及行政部门的监管无能和无为呢?恐怕也不是!因为鲜有案例佐证,是这些因素导致带薪休假权沦为一种 “纸上的权利”。

那么,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到底“卡壳”在哪里呢?

窃认为,首先源自百姓的口袋不殷实。一方面,我国的出行成本太高,景区门票高,高速收费高,车票、机票也不菲;另一方面,国人的收入普遍较低,而社会福利低,很多家庭目前尚为“活着”而拼搏、为生活保障而存钱,哪有本钱旅游。有钱独步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在任何国家,推动旅游业、拉动消费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高福利,高工资。但在我国,很多家庭离这个前提差距甚远,出门旅游仍是一种“奢侈品”。

其次源自劳动者带薪休假名不副实。我们说的薪水,指的是基本工资加奖金。在我国工资结构中,工资是“小头”,而奖金是“大头”。但发放奖金的前提基本是:不缺勤,在岗完成一定量和质的工作量。这意味着,休假所带的“薪水”,只是寥寥无几、去掉奖金的基本工资。这对诸多靠薪水养家糊口的劳动者而言,若要放弃一个月的奖金而游山逛水,这在现实中恐怕难以承受之重。简言之,法律上规定的带“薪”休假,和现实中劳动者休假后所发的“薪”,实际上是两码事儿。如此薪酬结构,更多的劳动者即便有休假权但也休不起。

或许有人驳斥说,每逢“黄金周”,各旅游景区不是“人山人海”吗?但不要忘了,中国人的基数有多么庞大,各地随便出来些许游人便会“塞满”景区。这并不能说明说明。

旅游休假是以实力作支撑的,假如百姓的口袋殷实,不被高房价、高药价、高学费羁绊;假如地方政府不再拿景区当“摇钱树”、让景区门票暴利超房地产,带薪休假才能真正成为国民休闲娱乐的福祉,也才会终结黄金周期间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过后却是门庭冷落的恶性循环怪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