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2013-11-24 17:01:09)
标签:
杂谈 |
工作30年月薪4000元:副局工资的镜鉴
惠铭生
11月23日,“江苏省2014届医药卫生类毕业生人才交流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大丰市卫生局副局长葛祥介绍,该市今年现场签约的计划是50人,“本科生平均起薪在4000元,硕士生更高。”他还当场晒工资,“我都工作30多年了,现在扣掉保险、公积金后到手的也就4000多元。”(11月24日《现代快报》)
副局长“晒工资”,月薪也就4000元,这是可信的!笔者工作在山东省会济南,我认识一位老处长,他在省级机关干了将近30年,月薪不过五六千元。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即人均月薪大抵2000元左右。这是中国城镇职工收入现状。
时下,个别大学生毕业求职时,对薪酬待遇心理预期过高,一两千元,看不上眼;两三千元,三心二意;三四千元,尚不满足……择业选择眼睛向上,只瞄准大城市,国企和高薪岗位;而对小城市乃至县城,私企、中小企业不屑一顾。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让不少大学生择业无门,企业寻贤无着,造成人才供求关系的断裂。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大学毕业生追求高薪无可厚非。不否认,社会上有不少高薪行业与岗位,但那毕竟是少数,不可能让每个人的理想圆梦成真。大多数人还须甘于平庸,立足现实,且莫好高骛远。你或许是人才,但翅膀未硬,展翅高飞易折翼;未经历练,则难成一家单位不可或缺的“好钢”。
试想一下,有些在职者,学历,工作经验和经历,可谓“一个不少”,他们何曾不想有高薪?但现实与梦想是两码事,每一份薪酬的得到,不是天上掉下的“馅儿饼”,也非他人平白的施舍,而是自己智慧与劳动的创造。但你期望高薪时,先请你扪心自问:你能给单位、给社会到底创造多大的价值?
对于大多长辈而言,他们任劳任怨奋斗了半辈子,至今住陋室,拿不高不低的薪水,过平淡的生活,当着平凡的人。但有些大学毕业生,急功近利,看不到挣钱的不易与艰辛,总是期盼一夜暴富——梦想一年买车,二年买房,三年成“土豪”……朝夕间,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持这种心态者,不仅难成事,而且也容易致心态、心理畸形,无法正视和应对眼前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
其实,看看时下一些功成名就者,他们年轻时并非一帆风顺,到处都是鲜花与掌声。当年,他们也曾贫穷、平庸过,也曾苦闷、彷徨过,但知识的沉淀,人生阅历的积淀,以及挫折的磨难,方能成就他的一番天地与事业。比如陈嘉庚,年轻时曾在一家米店做了13年的“小工”;恒大地产掌门人——许家印,1982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工作,在工厂的10年,且从小技术员做起……
葛祥副局长工作了30年,月薪不过为4000元,这个工资收入水平,堪称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对个人薪酬企望的“镜鉴”。现在一些单位拿“高薪”者,当初他们刚就业时,月薪恐怕不过区区几十元钱而已。
诚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位大学生能拥有高薪,或者成了美国版的“比尔.盖茨”、中国版的“王健林”,我们当以仰慕的眼光崇拜之;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还是要从平凡的岗位、不起眼的薪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想要的那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