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桶油里半桶“税”,道是合理不合理?

(2012-07-11 19:51:48)
标签:

杂谈

一桶油里半桶“税”,道是合理不合理?

惠铭生

710,发改委宣布,自71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0元。发改委相关人士称,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和包括欧洲、日韩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相比,仍是低的。但中国油价确实比美国高,而高的部分主要是在税收环节,并且这部分已收归国库。(央视711日报道)

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行情,有时一天涨跌幅高达9%以上。而我国油价也是经历“三连跌”,93号汽油重回“6时代”。但是,公众似乎并不满足,不仅对油价“涨多跌少”耿耿入怀,而且对时下大幅回归的油价仍不满意,原因在于,与美国相比,我国油价还是高。我国油价高在哪?用发改委官员的话说,主要高在税收,并且这部分已收归国库。比如说美国,目前来讲,它的税占了它整个成品油价格的大概百分之十二三左右,而中国大概目前的税占了我们价格的28%30%

税率高低,决定油价涨跌。对于税高推高油价一说,有人会予以驳斥——相对美国,我国税率高了;但相对欧洲、日韩等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我国税率较低,像英国、德、法国等国家,油价里的税率竟然高达六成以上。言外之意,国人在 “低油价、低税负” 享受石油消费。

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报道,在我国的成品油消费中,大约一半是国产原油加工提炼的,成本比进口原油要低得多。一方面,“两桶油”将自采的原油对外销售以赚取巨额利润,而自己炼油的原油大部分来自外采,也就是说,两家公司有意混淆自采油与外购油,以低价品卖高价,从中赚取高额利润。羊毛出在羊身上,公众是石油的终端消费者,“两桶油”作为央企,从每一桶油里又攫取了不少利益。假如将此附加、计算在税里,那真可谓是:一桶油里有半桶“税”,实质税率与法、德、英等国的高税率相差无几,这哪里算是“低税”石油?

尤其是,我们不但要比油价、比税负,还要比国民收入。彭博社最新列出了一份全球55个国家的油价排名和点评,中国的油价全球排名第42,但汽油花销占收入比重的加油痛苦指数排名却高居全球第4。据测算,我国居民日均收入16美元,一加仑汽油花费占一天收入的34%,而美国居民日均收入134美元,一加仑汽油需花费 3.1%的日收入。可见,一桶油半桶“税”,国民用油的费用太高了。目前我国附加在石油里的税率与“两桶油”利润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较之国民收入,其不合理之处自然凸显。

我们再看看石油里的税种是否合理。一桶油里都是什么税?估计熟悉内情的不多。一份资料上看,我国目前实行的石油财税制度共涉及26个税费种类。其中,企业所得税占25%,增值税占17%,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共占12%,另外还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等。也就是说,消费者为一桶油支付的油价中,到底有多少税与油品本身有关?除了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该由消费者承担外,像上游开采征收的多个税种,尤其是教育费附加,也让消费者买单,实在是有悖情理。

虽然发改委承认油价税负高,却同时以“这部分已收归国库”理直气壮地搪塞公众,无非是想传递这样的信号抚慰民意:税虽高,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其实这样的托词难以服人。“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追求“民富国强”,而诸如貌似合理合法的“高税负”,在一点点掏空公众的口袋,吞噬公众的幸福指数。所以,现在油价虽然经历“三连跌”,但公众欢呼不起来的原因,就在于,油价原本还可以再低一些,也应该再低一些——虽然,高税负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