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呵护生命的态度对待“茶叶农药门”

(2012-04-15 19:51:35)
标签:

杂谈

用呵护生命的态度对待“茶叶农药门”

惠铭生

日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一份最新调查报告称,被调查的9家知名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上,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其中6个样本含有10种以上农药残留,这份检测报告不但给春茶市场蒙上阴影,而且也引发舆论哗然。一些品牌茶叶在个别城市因此而“下架”。(综合近日媒体消息)

这份来自“绿色和平”的调查报告,显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不但可能影响茶叶的出口市场,而且也可能让国人“谈茶色变”,引发国内消费恐慌。所以,消息甫出,辄遭诸多茶叶协会、茶企和专家们的强烈“回应”。

概括这些“回应”,不外乎三点:一是不否认茶叶有“农药残留”,但辩解“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二是认为欧盟的标准非常严格且近乎苛刻的,而且并不科学,完全是一种技术壁垒,故意“找茬”。三是,不管“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中检测结果如何,反正这些“问题茶叶”样品全部符合“国标”。

这些七嘴八舌的纷杂“回应”,起码印证这样的事实——承认茶叶有农药残留,但认为符合“国标”,不认为农药“超标”而“有毒”;认为“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居心叵测,玩的是技术壁垒的阴招。

但假如用呵护生命的态度审视“茶叶农药门”,我国诸多部门“回应”的理由不靠谱,难以让公众信服。一是,既然茶叶有残留农药,不论是否“超标”,与“有毒”何异?二是,欧盟的茶叶标准是面向全世界的,并非单独指向中国。三是“国标”与国际标准差别过于离谱。例如,我国《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对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量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硫丹标准为20mg/kg,但欧盟标准仅为0.01mgkg,这一新标准相当于比我国检测标准严格了2000倍。

一言以蔽之,我们花钱喝茶,干嘛要喝带有农药残留的茶叶!外国人的肚子是肚子,难道国人的肚子是药罐,天生“抗毒”?面对“茶叶农药门”,各地茶协和茶企的“回应”,恐怕无法摆脱自益的羁绊,有自圆其说之嫌,但公众呢?不可能失缺判断力而自戕。

笔者的家乡也种茶,我亲哥也算一个茶农,但他屡屡告诫我不要喝茶,说现在的茶叶打农药太多、太频繁,连茶农自己都不敢喝。因为不打药,茶树就会生虫,就没有产量,不挣钱。所以,为了满足自己喝茶,茶农会专门劈出一小片“无公害”茶树,专供自己饮用。类似现象是否普遍,我不敢断言,但茶叶含有农药残留这个事实,至今无人否认。农药残留在茶叶里,饮者冲茶喝进肚里,若说符合“国标”而无害,当然是扯淡!

再者,据媒体报道,有的茶农喜欢使用防霉剂,一些含氯、磷等元素的防霉剂本身就是农药,个别企业为使卖相好看,会使用孔雀绿等非法着色剂,同时,在炒茶环节,为避免粘锅,有些茶农会使用工业石蜡,但这些并未列入必检目录……

所以,在笔者看来,“绿色和平”发布的这份《报告》,对中国茶叶行业也并非坏事,在舆情倒逼的前提下,各地茶协、茶企乃至地方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多倾听公众呼声,站在呵护公众健康的角度上,对茶叶安全问题重新审视,比如,能否让茶叶“国标”与国际接轨?对茶叶的种植模式、生产和藏贮方式进行“去毒”等。怕就怕在,茶叶明明“有毒”,他们为了行业利益却不愿也不敢直视,甚至掩耳盗铃,百般狡辩说假话,这不利于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漠视公众的生命健康。

用科学态度对待“茶叶农药门”,需要敢说真话,因为这事关公众生命健康,不可大意和儿戏!http://s3/middle/48d0b5afhbdb65929d87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