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声大雨点小

(2009-10-11 21:18:05)
标签:

《风声》

《黑楼孤魂》

心理恐怖

杂谈

分类: 遁入影像

本人天生胆小。自从20年前神经被《黑楼孤魂》狠狠摧残了一道后,已发誓再也不看恐怖片了。我说的恐怖片指的是心理恐怖片。比如当主人公骑车行近那座阴暗破败的黑楼时,自行车轮会莫明其妙地变形,再也骑不动,鬼气森森的婴儿哭声随之而起,听得人毛骨悚然,周遭空寂无人却又危机四伏。种种迹象都是不安的符号,提示前面必定出现某种不测,这不测像巨大的黑洞,不由分说地把你吸了进去,逼着你直面接踵而至的恐怖。

我认为造成心理恐怖的主要因素就是不测,围绕不测营造出令人恐慌的氛围,这种氛围不断地给你施加心理压力,压得你几欲崩溃,以致于走出影院许久许久那阴影仍挥之不去,此后碰到类似情形,想象力便极度膨胀,膨胀到快要把自己吓死。

这回看过《风声》小说和电视剧的人都说它最抓人的是心理恐怖,佩服小说家和电视剧导演智力超群把看客玩得心跳加速。又说《风声》的电影版演员阵容如何如何豪华,演员的表演如何如何出神入化,总之是不容错过的宏篇巨制。反正国庆长假闲着也是闲着,就斗胆看看呗,再说了,也验证一下经过20年的风吹雨打,脆弱的神经是否变得稍稍大条了些。

影片伊始,“风声”二字犹如一道狰狞的闪电,劈裂本已破碎的山河,很是触目惊心。当5位地下党嫌疑人在暗夜里被赶进以一座细铁桥与陆地隔绝开的裘庄时,真是风声鹤唳。我先把心悬起来,预备着领受随时可能出现的心理恐怖压力,可扑入眼帘的多是凶残的刑具和行刑场景——老虎椅、火钳、铁棍、电椅、刀片和被折磨得变了形、血淋淋的人体,如此残暴的镜头在以往的一些影视剧中并不鲜见,只是这部谍战片将之来了个大集纳并演绎得变本加厉,尤其是那位被招来协助逼供的针灸师傅,当他阴笑着将银针扎进吴志国身上最敏感的穴位时,每一针的反映都采用了特写镜头,实在让人不敢卒睹。可这玩的是赤祼裸的暴力血腥,它再怎么堆砌强化也与心理恐怖与玩转智慧算不上一码事。影片展示的是具像的暴雨,而不是无形无影却听得人心里起毛的风声。它没给我带来心理恐怖并不是因为我的神经真的变得有多大条,而是在驾驭这样的心理战题材上,编导功力不逮。

进影院前被声势浩大的宣传吊高了胃口,出影院时不免有点失望。当然影片可圈可点处也不是没有,这里就不赘述。失望也不仅仅因为它没有造成心理恐怖,这里也不赘述。想说的是:感谢它没有给我造成心理恐怖,这样恐怖的想象力就不会在往后的日常生活中胡乱驰骋。神经不够大条又人到中年,最最需要的是宁静安全,最最害怕的是动荡不测。所以所以,还是再也不看恐怖片了,哪怕是不够心理恐怖但足够凶残恐怖的《风声》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活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