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台笔记之十二:鸟儿叫了,过马路了

标签:
台北摩托车视障者交通规则杂谈 |
分类: 行走台湾 |
台北闹市区的发声号志匣
在台北的大龙街和哈密街交岔路口等红绿灯过马路,忽然耳畔传来几声:“布谷,布谷”,咦,这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哪来的鸟叫?遁声寻找,才发现声音发自身旁红绿灯杆上的一个绿匣子,上面用黄字标注着:南北向:布谷声;东西向,鸟叫声;行人专用:蟋蟀声。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按纽。哦,这就是视障者过马路号志吧,我想起刚刚看到的电视新闻报道。
为了方便视障人士过马路,台北市最近在医院、学校、人流量大的商圈路口设置了这种虫鸣、鸟鸣号志。比如南北向绿灯亮时布谷声声,东西向绿灯亮时鸟鸣啁啾,视障者听到后就明白可以通行了。他们还可以用感应手杖或按纽等方式启动号志,这样过马路就更安全了。不仅视障人士,孩童和老人也是这种号志的受益者。
在我看来,台北市设置这种发声号志来引导视障者过马路实在太有必要。初到台北的人恐怕不能不被路上那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台湾称机车)吓住,这里的摩托车之多就如福州城的电动车和自行车,而且不限速,每个驾驶者都像是飙车一族,戴上头盔戴上口罩上路后便开足了马力狂奔。站在车流汹涌的马路边,你根本看不清摩托车手的身影,他们箭一般从亮着绿灯的路口射过来,“呼”的一声从你身边飞掠而过,高速运转的摩托车轮与地面磨擦发出的巨响刺激耳膜,惊心动魄。“这么快的摩托车,撞上非死即伤。”我心中暗忖。所以就是借我一百个胆,我也不敢在台北闯红灯。
而到台北半个多月,我几乎就没见过有人乱闯红灯或随便横穿马路。我想这除了这里民众确实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外,可能也跟那如虎般凶猛的摩托车有关。谁愿意为了争几秒钟时间或图方便将自己送虎口呢?反过来想,正因为大家严守交通规则,没有人乱闯红灯,那摩托车才得以放心大胆地飞驰。在台北市区,虽然机车道上轿车多、公交车多、摩托车多,但堵车的情况很少,这大概也跟交规被自觉遵守的前提下,车辆能够快速通行有关吧。
红灯停、绿灯行看起来容易,而对视障者来说却是个难题。鸟儿叫了,可以过马路了。有了这能发出声音的号志,他们就大大减少了误闯红灯的危险性,不至于与疯狂的机车“亲密接触”。这人性化的设置委实让人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