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访吕德安

(2007-06-05 01:47:02)
标签:

诗人

画家

分类: 文艺人事
拜访吕德安
诗人、画家吕德安
 
拜访吕德安
吕德安北峰上的房子(正面)
 
拜访吕德安
入门
 
拜访吕德安
房子的后门
拜访吕德安
室内(墙上挂的是吕德安的漆画作品)
  拜访吕德安
用来泡茶听泉的凉亭
 
拜访吕德安
一池睡莲
 
 

白色老头衫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污渍这里一块那里一团脏脏地泛黄,约摸两寸的小平头像是洒满了烟灰,星星点点地白,如果肩把锄头,那么这样的吕德安从他北峰山上的砖石屋走出来时,从后面看就有点像老农。他把同样有点脏的牛仔裤扎在老头衫外面,裤脚胡乱卷着,身后也是脏脏的双肩背登山包拉链只拉起三分之一,豁出个大大的疲沓口子,步子迈得很精干,这么一看又像个风尘仆仆的旅行者。但当他转过身与你面对面时,你觉得他什么都不像了,问题出在那副眼镜上。两只眼镜片像两个竖着的椭圆形的鸡蛋,用粗黑线条勾画出来的鸡蛋轮廓便是眼镜框,这样一副漫画式的眼镜戴在一张保守沉静的脸上,像把一个冷幽默具像化了。

 

吕德安是怎样的一个人?其实早在上北峰拜访他之前,我就到网上“摆渡”过,有关这个名字的信息条目有74页,而GOOGLE上提示的信息是3500条。这些信息告诉我吕德安是个诗人、画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吕安德的名字老和食指、于坚、北岛、顾城、芒克等摆在一起,不少粉丝在自己的博客里为他的名字冠上“优秀诗人”、“第三代成名诗人”的定语。关于吕德安画画的事网上提得很少,但我还是知道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半年在中国半年在美国,旅居美国的半年里他凭科班出身的画画功底,在纽约时代广场和中央公园为人画像。一张画像标价五元到十元不等,一个月收入一千多美金。这样在回国的半年里他就可以衣食无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呆在北峰的“别墅”里写诗、画画、看山听水、会友下棋……

 

我们造访他的“别墅”时,那“别墅”已在山上存活了12年,红砖墙、石皮墙、粗木门、熏黑了的烟囱和周围的树木、顽石、青草长在一起,简朴拙旧的风貌与山野气息浑然一体,看起来比那些钢筋水泥混凝土筑就的真资格别墅顺眼多了。

 

吕德安是北峰上的第一拨房客。12年前的一天他和朋友来到北峰宦溪的这座野山游玩,不知被什么触动,当天回去后就决定要在山上盖自己的房子。“是前世就注定的。”基本不说话的吕安德蹦出这么一句来解释他那分三四期耗时几年盖起的房子。房子内部装饰很简陋,因阴天而略显阴暗的空间有一股淡淡的霉味。沿着木楼梯上到二层、三层,意外发现错落转折地有好多房间,房间里摆的都是老式家具,像老故事一般暗哑神秘。坐在书房里的太师椅上,光线从边上的窗户进来,拍成照片,影调要么褐黄要么黑白,这样读书写字的人就变成了民国时候的人,时间与心情一下都旧了,安稳沉静的没有烟火气。

 

窗外绿树满眼,屋外水声匐然。如果就那么坐着,久了会觉得熙熙攘攘的世界与自己无关。“一个人呆在山上寂寞吗?好象与人间疏远了?”我用自己的感觉来问吕德安。他笑,说“一直都在人间啊,在山上时间过得很快。画画,写诗,弄弄园子……”我想到他屋外的那株银杏树,那一丛竹子,那一池睡莲,那一片青草地,还有从凉亭的六角窗外探出的花树……当推开红色的木门,沿着被花草簇拥的甬道,看到绿意盎然的一切,当有一种拥有一方家园的温馨妥贴。房子的左侧有一条自南而北的溪涧,山泉在大块的顽石间跌宕,发出震耳的轰鸣,可当我们在凉亭里泡茶聊天时,那水声却一点不影响说话,只成了天然的背景音乐。想象月华清亮的夜晚,植物的清香渗进凉津津的水汽在风中飘浮,那泉流声该是怎样的天籁?

 

吕德安为凉亭里的我们端来了茶具、荔枝,又一趟趟地从房子里提来热水瓶,他不泡茶,看我们泡茶;他不说话,看我们说话。这个不发言也不附和的人却能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到他的诚恳友好谦和,哪怕是第一次拜访也觉得轻松随意。这样的一种好感觉真的是无迹可求,就像他的诗他的画一样,就是让人觉得好,却无迹可求因此难以评说。

 

吕德安送给我们他的诗集《顽石》,我接过就翻读起来,当我读到“沉默,有时候我找到他的背后/在深处拾起他的石头/沉默,有时我是发生在其中的/一件事——继续拾取他的石头/基于对时光的认识/我深信黑暗只是一片喧哗的/找不到语言的嘴唇/像爱,像雪……”忍不住在心里惊叹了一下,他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诗人,表达出了惟有诗这种形式能承载的意像,让人感受到那语言的张力与美妙。“这里头很多诗真的好。”我由衷说。 “我的诗本来就写得好嘛。”我想不到吕德安会很不谦虚地和了一句,脸上的红晕一闪,大概有半秒。

 

吕德安请我们看他的漆画,灰白泛黄的底色,说着关于莲的主题。他没有解释,我们没有评价。看了一会儿,他就把它们背墙叠起来了。整个短短的过程只说明一件事:我作了一些画。什么事到了吕德安那里都变得低调。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是他用画的形式写就的诗,点点滴滴耐心细致磨到画里面去的,是他心里的诗意美好。

 

在山上的每一天,吕德安都和晨曦一道醒来,他说起他不愿意错过山里的清晨,因为每一个清晨都是崭新的。这是拜访吕德安的几小时中听到的最富激情的一句话。它让我再度确认了他诗人和画家的身份。对于这样一个和朋友们在一起亦不苟言笑、不动声色的人,想要深入了解,通过交谈只是徒劳,最真实的吕德安恐怕只能到他的诗与画里去寻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