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糊里糊涂的爱

(2007-04-13 15:05:42)


“爱有几分能说清楚,爱有几份是糊里又糊涂”;这首电视连续剧《过把瘾》的主题歌,我们大家都很熟悉。这首通俗歌曲和许多的通俗歌曲一样,唱的时候觉得很通俗,细想一下,却觉得非常有哲理。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糊涂的爱的故事。

出身于苏北的石国祥,今年41岁了。他从小死了爹,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长大;20多岁的时候,他来到上海长兴岛的一条采沙船上做船员,这一做就是20年。其间,和他一样年轻力盛的小伙子们,都陆陆续续地结了婚,把家安在了上海,而他却一直单飞着。他们这个工作是漂在水面上的工作,一年有10个月都工作和生活在船上,上岸的时间只有2个月。船上也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子汉们,唯一的女人是老板的妻子。每当一个工作周期结束的时候,船员们就盼到了他们渴望已久的登陆的日子;他们迫不急待地上岸,又急不可耐地回家和妻儿团圆。只有石国祥没有牵挂也没有渴望,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他单调的生活。船上的收入还是不错的,每个月有三千多元的工资;另外,长年吃住在船上,也不需要另外付任何费用.这让从小就艰苦惯了的石国祥,觉得生活很踏实。从小就因为父亲的早亡和家境的贫困而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石国祥,平时只知道埋头干活,很少和同事们说笑;空了的时候,经常是一个人躺在铺上抽闷烟.这种枯燥又平静的日子,到2005年春天的时候,彻底改变了。

那次,石国祥和几个同事一起,到普陀区和几个苏北老乡聚会,他碰到了改变他命运的女人--何艳芳。何艳芳是一个结了婚并有孩子的女人,但是,不擅言辞的石国祥,一看到何艳芳就特别地喜欢;从此,两人的联系,就越来越密切了;很快地,石国祥和何艳芳成了露水夫妻。石国祥每个月都要从工资里,拿出2000多元钱交给何艳芳;他每次上岸的时候,也都像其他同事一样,迫不急待地回到他这个心中的家里去。

开始的时候,何艳芳对石国祥也挺好,石国祥每次回来,何艳芳总是准备好了他喜欢吃的饭菜,在家里等着他。这让在船上漂泊了20年的中年汉子石国祥,倍感家的温暖、感情的慰藉和性欲的满足。可是,这种平静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渐渐地,何艳芳不断地问石国祥要钱.起初是何艳芳和一个女同事杨莎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这房租要石国祥出,石国祥答应了;然后,她买衣服、买化妆品、吃喝玩的费用,也都管石国祥要钱;到后来,何艳芳又开始为家人的事问石国祥要钱了,说母亲病了,说孩子要学费等.总之,石国祥每个月回来住几天,何艳芳也每次都要变着法的问他要钱,这让石国祥心里很烦,但他又不肯轻易失去这个迟到的家.再到后来,何艳芳虽然拿了石国祥每月交给她的2000元工资,但不再给石国祥买菜了;石国祥每次来,还要另外买了菜带过来。他们的日子就在这吵吵闹闹之中凑和着过着;石国祥也很少对同事们讲起他的私事。

2006年6月17号晚上,和何艳芳同住一套房子的杨莎下班回到住处,进门就发现不对;何艳芳赤身裸体地死在了她房间的大床上,一半身子躺在床上,另一半身子搭在地下.看到此场景,杨莎大惊失色,赶忙向警方报案。根据杨莎的讲述,警方很自然地想到了何艳芳的同居男友石国祥有重大做案嫌疑。

警方找到了石国祥的单位.他所在的那条船上的老板和老板娘向警方描述了石国祥近期的反常状况:他们说,那条船上本来有一条小狗,大家都很喜欢,但近来石国祥变得有点怪,他把那条小狗突然地扔到了海里;此外,本身就不爱多讲话的石国祥,这段时间更加沉默寡言了。6月17号那天,石国祥上岸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船上来。4个月以后,警方在江苏扬中的一条船上,找到了隐姓埋名的石国祥;石国祥到案后,也很快就交待了他杀害何艳芳的犯罪事实。

那天,当他兴冲冲地来到何艳芳那里的时候,何艳芳又是一开口就要钱,早已心怀不满的石国祥蓄积已久的怨愤一下被点燃了,两人先是大吵,既而大打出手,石国祥在气愤之下将大声咆哮的何艳芳活活掐死.他这个短暂的心中的家,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迅速地土崩瓦解了。石国祥是不幸的,幼年丧父,自己孤独地生活到中年;他憧憬的温暖的家的生活刚刚开始,他还没有体味出幸福的滋味,那个家就像海市蜃楼一样迅速地消失了。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此案中的两个人最熟悉、也了解最多的杨莎,对警方直言不讳地说:何艳芳不断地问石国祥要钱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为了钱,何艳芳和石国祥呆在一起干什么呢?她的逻辑是,女人本身并不想和男人呆在一起,女人之所以要和男人呆在一起,那是因为男人的钱。

这个故事是由上视的《案件聚集》节目昨晚告诉我们的.这档节目总是喜欢在讲完故事之后,找一些专家来,有法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等,让他们对案子做一些评说;但这些评说在我看来往往都没有什么针对性,多是泛泛而谈.比如:几位专家都说到除了关心农民工的物质生活以外,还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这档节目的最后打出一行字:中国有1.2亿农民工,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急待关注。这样的评论和这样的警示,在我看来太空泛了;这话对所有的人都适用,既需要物质生活又需要精神生活的,不光是农民工,所有的人都需要.这种千篇一律的评语,对深入解读此案没有太多的意义。

不管是案里还是案外,人们都很自然地会想到一个问题:石国祥为什么要到中年才考虑要去找一个女人呢?石国祥自己说:小时候,他家里很穷,后来要考虑先给他哥哥成家,他自己也没什么钱,所以,就一直没有考虑结婚。他的同事们都说不明白,船上的老板娘说:由于他们这种工作的性质,船员们很少能接触到女人。

我觉得,不管是节目中别人的议论,还是石国祥本人对自己行为的解释,都不能让我理清石国祥的行为轨迹。如果说石国祥自己说得是对的话,那么,他之所以人到中年才找女人,主要原因是因为穷。如果真是这样,船上有那么多的男人,大家挣钱都差不多,别人怎么都结婚了呢?我们从节目画面上也能很清楚地看到,石国祥身体壮实,相貌也说得过去,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他结婚又难在哪里呢?如果说在上海找个本地女人,这收入没有优势;还有那么多的外来妹呢?还可以到他的苏北家乡去找个姑娘呀.他要真想结婚的话,按他的条件,无论如何不会拖到40岁.所以,要想真正了解石国祥行为的心理依据,不能只听他说;还有根据他表现出来的行为现象去分析。有时候,当事人自己未必能说清楚自己的行为根据,当事者迷么.

我是这样来考虑的.首先,石国祥是一个老实本分又内向的男子,这从他和同事们交往极少,以及平时只知道埋头工作就可以看出来.形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一个当然是天生,另一个则是后天的原因.他从小死了爹,家境又十分贫寒,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容易产生自卑感,也可能会比较孤僻;还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从小饱受了生活的磨难,而把钱看得特别重。石国祥长大成人之后,很快就来到船上工作.船上相对隔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不容易接触到更多的女性.他那老实本分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不像有些农民工那样,用寻花问柳来发泄自己的性欲.

直到2005年的春天,他碰到了何艳芳.何艳芳虽然有丈夫有孩子,但作为一个过来人,她在情和性上的成熟和老道,更容易让还没有过婚姻经历的石国祥为之痴迷.人往往有一个特点,越是老实本分的人,越容易被风流放浪的人所吸引.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女孩子虽然自身条件并不差,也很容易找一个单身男子谈婚论嫁,但她们偏偏要去爱上婚路坎坷的已有家室的男人.因为那种过来男人的成熟和老道,会让青涩的小姑娘有一种被引领的感觉。

这种现象,我们看到的非常多。有人认为那是未婚的小姑娘们看上了已婚男人的钱,我不这样认为。人们在这情况下,往往忽视了已婚男人的花功对未婚的小姑娘的吸引力.同样的道理,虽然人到中年,但没有婚姻经历的石国祥,在人生的路上早已不是少年,但在情场上还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这个特点加上他的性格,尤其容易被何艳芳这样老道的已婚女人所引导和控制。我们看到很多条件非常好的男子,结果却找了一个年龄比自己大的、成熟的、有过婚史的女人,我们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如果不是传统的男大女小的观念在设置路障的话,这样的事情就会更多.情场上,有时候老手喜欢新手的清纯和稚嫩,新手也喜欢老手的娴熟和老道;当然,也有时候新手和老手并不是互相喜欢,只是一方喜欢另一方而已.本案属于后者。

情窦晚开的石国祥,非常爱成熟风流的女人何艳芳;为此,一向节俭的他,也愿意为何艳芳大把地花钱.然而,石国祥的心里又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好容易碰到了自己喜欢的女人,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不想轻易地放弃这比远来一个人单挑来得更幸福的感觉;另一方面,何艳芳有老公有孩子,不可能和他结婚,但她又不断地问他要钱,这让节俭惯了的石国祥,不得不给,给了,又心疼不已.这正是石国祥心里最大的矛盾所在。人也需要,钱也需要,但为了人要舍弃钱,他没有办法来摆平这个矛盾。而何艳芳看到石国祥,每次开口,都能要到钱,也越发地变本加厉,狮子大开口了,欲壑难填。这更加剧和累积着石国祥内心爱恨交织的矛盾。

再说何艳芳,对这个男人,她的印象不一定很差;但是,她并不想和石国祥发展成夫妻。石国祥对她并没有特别的魅力,这是一个让她可以拿起来也可以轻易放下的男人.所以,她和这样的男人同居,她要得到点什么,心理才平衡;否则得话,他就会有杨莎那样的心思:不为钱,我和你在一起干什么呢?所以,她也从最初的对方人还比较新鲜,钱也要的少一些,到后来的人越来越不新鲜了,钱也越要越多了;否则得话,她就会觉得和石国祥在一起什么也没有得到了。

但是,如果有人要把杨莎的话,看成是所有的女人对男人的感觉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我看到的现象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借着情爱和婚姻为由,大量地问对方要钱的现象.这样的例子我们的身边和法制节目中,都可以大量地看到.究竟谁为谁要,这和性别无关,这也像市场似的,根据供求关系来决定。两个人碰到了一起,往往一方对另一方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吸引力更强的人,向对方提什么条件,一般都很容易得到满足.所以,本人有魅力的人,尤其是花功好的人,就可以很容易地从对方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没什么魅力,只知一味地喜欢对方的人,就很惨了,往往要被对方牵着走。有的女人风情万种,人见人爱,有男人愿意为其舍弃江山,舍弃一切,此所谓男人的不爱江山爱美人。同样的道理,让女人们神魂颠倒、要死要活、愿意为其舍弃一切的男人也有很多.

只要看一下陈凯歌的著名影片《风月》,就很容易明白这种现象了。影片中由张国荣饰演的旧上海滩上的拆白党流氓忠良,靠着他的美貌和他的功夫,花倒了数不清的阔太太们;那些痴迷于他的女人们,都愿意为他舍弃一切。有人直到被敲诈了钱财,才知道落入了感情的陷阱;还有人至此还是不能自拔,愿意为其而死。所以,像杨莎所说的,不为钱,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有什么意思,那是她碰到的男人功夫还不够。女人们不为钱,而为了男人死心踏地的,愿意付出全部的有的是。

我挑明这种现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不论是男还是女,当你想和某人结婚的时候,你可以注意一下:对方是不是在向你索取很多感情之外的东西?如果对方真正爱你,所需要的只是你这个人;如果不爱你,或爱得程度有限,所需要的往往是你身外的东西.当然,这也要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了,你如果能把握的话,就不要和这样的人结婚;你如果不能把握的话,那只能是对方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了。

我在给大家讲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我看到的现象我不能不说,另一方面,把这话挑明了,又很残酷.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靠魅力结婚的,大多数人只能通过交换的方式结婚.对婚姻的事情,想得太明白了,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会使生活缺少了梦幻的色彩.所以,我认为,从恋爱和婚姻的特点来看,最好还是像开始所说的那样,糊里糊涂地爱,糊里糊涂地结婚,又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这种糊里糊涂的婚姻生活,更适合大多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