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坛经”——定慧品(四)

2024-11-17 11:03:22
标签: 情感

“坛经”——定慧品(四)

早上,下着毛毛雨,天空灰蒙蒙,丝丝寒夜,有了入冬的样子。

一股力量,催着我要早起床,然后抽空的时间,继续记录,读“坛经”的小感悟。

真的,似乎有个无形的力量在招呼我,虽然不急切,但总是提醒我。我把这个感受说出来,有人会说我故弄玄虚,确实,很多事情解释不清,我真如的感受。

我开车,穿过城区,进入乡镇的道路。一路上,满是残叶零落。有人在扫落叶,今天,会扫不净,树上还挂着,凉风在吹着,纷纷扬扬,要落上几天。我与众人擦身而过,熙攘的车流、骑电瓶车的人、走路的人、贩卖水果的人、售卖早餐的人……一切事和人,不因天寒,不因树叶飘落,而能歇歇脚,大家都更卖力的操劳着。

我在回忆,读着的“定慧品”。

总之,我的认知,在这个“品”里,惠能师父向人说佛,主要是还是讲怎么修行。学习的定力,安定的内心,用现在话说,“思想上达成统一”,不然,后面就不知怎么修。修佛的核心思想“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惠能大师自己都说了,不要迷信,不要执着,一切随缘,随缘而定。

有颗安定的心,才能启发智慧,才能提升智慧。惠能师父用“灯”和“光”打比喻,倒也贴切。他说“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亮,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讲到这里,其实很容易理解,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毫不相关,其实紧密相连,灯与光相互依存,若离开,就不成一体,归纳为“体本同一”。

“定”,就是直心,本性。惠能大师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在内心的认知上,在基础性方面,先把修行的定力给你搞扎实,而且还补上一课,“法勿有执着”,叫你定,还不要执着,然后再想着去修佛法。根本思想,“应该以正直的心思来修行,对一切佛法不要偏执。迷惑的人执着于法相,执着于一行三昧的表面,只是说要常常静坐不动,就能不生邪念妄想,说这就是一行三昧。这样的解释佛道,就如同没有情识的木石一般,这是修行佛道,受到阻碍的原因。”

我自己就遇到过这样修佛的人,静坐打坐。

记得,十五年前,我在上海去参加一个培训学习。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可以容纳上万人。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学员,我印象深刻,在课余世间,盘腿端坐在椅子上,我好奇的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是打坐。早前,我已经对佛教很好奇,也研读过一些佛教的书籍,对他的行为,我很是佩服,在喧闹里保持定力,能在任何时间和环境下,打坐修行。在我读了坛经后,在回忆人家的行为,若惠能大师所说,修的是表相,惠能大师更深入的说“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随,故知大错。”意思是说,有些人,教别人打坐,说只要静静地内视自己的心,不要动心,不要起念,这样就能修道成功。这些迷惑的人,不能理解打坐的真义,就这这样执着乱行,而七颠八倒。像这样的人还不少,这样乱作指导,实在是大错特错。

“定”,其实就是意念,惠能大师说“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我的理解,惠能的意思是,修佛法以自我为中心,无关呼打坐,只要理解佛法,随自己的内心,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打坐可以,行走也行,立着可以,卧着也行,在家修佛可以,在寺庙修佛也可以,在工作的地方修佛,在旅途中修佛都可以。

“在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时不被其所沾染,叫做无念。在自己的心念上,时常脱离事物的表象,不在所遇到的事物现象上,起心动念。但是,如执着于什么也不想,把念头全部断绝,一念断绝就死,一样到别处去,受死轮回,也是极大的错误。不认识佛法的大意,自己错了也罢,却再误导他人,自己愚迷,不见真理,又毁谤佛经。”所以,“要立无念为无宗”。

修自己的佛,不要管其它;做自己的人,不要管其它;做自己的事,不要管其它……在这个篇章,我这样理解。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如果还有些本事,懂得些道理,能做些宣扬,影响到别人,也能开智,大家一起提升智慧,就已经足够有修为了。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心念,就是第一要义。

后期,再读完“坐禅品”后,再作记录……

 

2024年11月17日记于安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