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技术设备的影响,新疆乌鲁木齐市部分中考考点学生提出英语考试听力测试难以清晰听题,影响考试成绩。对此,乌鲁木齐市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全体参加考试的考生英语听力成绩按满分30分计算。
前不久媒体报道,甘肃高考理综第23题印刷不清晰,经核实是印刷厂设备陈旧扫描效果差造成的。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表示,除空白卷外,第23题的3个得分点不论答案为何,均得7分。短短过去了数日,新疆又出现了这样一出事。
细看两则新闻,会发现很有趣的问题。第一,两者的错误皆是因设备下的“黑手”。甘肃高等学校招生办说“是印刷厂设备陈旧扫描效果差造成的印刷厂设备陈旧”,乌鲁木齐则称“因设备技术问题,影响了部分考点听力题音质效果的清晰度”。第二,没有看到如何去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都没有探究问题会不会出在设备和供应方的选择,设备的调试,有关部门人员的把关等方面上,而只是设备自己犯的错。以前看科幻片上演机器人与人对地球的统治权争夺战,我不大相信这样的预言,不过接连看到这样的新闻事件我有所醒悟了,岂止是机器人,现在普通设备都统治人了。或者也有可能是科技越来越发达,设备却越来越不好使。
“乌鲁木齐市招生委员会公开向社会表示:为维护全体考生利益、保证考试公正公平,参照各级各类考试处理类似问题的基本通则,决定对乌鲁木齐市全体参加中考考生的英语听力成绩按满分30分计算”。都给满分,还能“保证考试公平公正”,还能“维护全体考生利益”,笔者看不懂这是什么样的逻辑。我只感觉,万众瞩目的中高考,在有关部门有些人的眼里,越来越像儿戏,随随便便就可以犯错,随随便便就都给考生满分。
都给满分,大家分数都高了,英语教学成绩还在无形当中提上来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也许英语听力差的考生他们会高兴,而那些听力好的学生呢?他们的优势瞬间被化为虚有,他们将背负多大的损失,损失10分?损失20分?相对他们各自的竞争者而言这些分数都有可能。学子们的十年寒窗苦,在一考定终身之时,却不想被有关部门开这样的玩笑。要知道,哪怕是一分都有可能关系到是进重点学校,还是非重点学校,是公费,还是自费的问题。
既然,已经无法公平区分英语听力成绩,就可以用满分处理,何不干脆把所有的成绩都按满分处理呢?那岂不是更能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如此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令人诧异,简直对考生太不负责任了,就是重新安排英语听力考试,也比这样全给满分公平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