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少年报的采访

(2013-04-12 14:40:41)
标签:

漫画

文化

杂谈

 

胡蓉老:您好!

我是岭南少年报记。很高您接受我的采访。本者群是612小学生,所以本次采访可尽量多您的儿童趣事和画漫画来的快。以下是采访,麻您逐一回答了,谢谢您。
   
访
1.
于广州的小漫迷来,可能比少了解您的作品,能简单一下您多是画哪体裁漫画的

 

答:其實我的漫画経歴有些複雑。一開始画的并不是漫画,而是中国以前特有的連環画,也就是小人書。小人書在上個世紀就差不多消失了,可以譲小漫迷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至于画哪体裁漫画的,基本上来説,我是所有体裁的漫画都是可以画的啦。


2.
画漫画,灵感多是来自哪些生活、学事情,或者影?(最好能例子)

 

答:要説霊感来源,應該是従生活中得到的。我是那種平時多積壘,随時取用的類型。所以好像看不出霊感来自哪里似的,其實是準備充分。目前的我基本不看漫画,除非是要写漫画専業文章,研究漫画歴史時才會看。是有意不看漫画的,為的盡量少受別人風格的影響。要説到生活,無非是大量閲讀、観察生活点点滴滴、用自己的思想去観察事物,不要人雲亦雲,有時還有意従多種角度去想,訓練自己的感官。具體的例子,非常難説明,総結的話就是;似乎生活的中的一切,想像着都可以用漫画表現出来,走路、呼吸、吃飯、睡覚、聴音楽、看書、 買菜做菜、和朋友聊天等等日常,都是可画出来的。


3.
能描述一下您的童年?(最好跟漫画有关)

 

答:我的童年注定是要画漫画的,雖然那時候不知道有漫画這種形式的東西。小時候由于先天性疾病,不能正常上学的我,比普通身体健康的孩子更加清楚地看見微小的東西,地上的小草小花、小虫小鳥、大人微妙的表情……9歳就開始讀名著的我是敏感多思的,感覚好像没有歓快的童年。但是画画譲我快楽,讀名著画着自己理解的小画挟在書中充当挿圖。构架一個自己的世界,内心充満喜悦。


4.
您是怎走上漫画条路的?

答: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才有果。接上前面説的,我小時愛給書配挿圖。到15歳己是地方上小有名的挿圖和連環画家了,(在地方報紙上登載多次挿圖和連環画。)17歳起連環画報中国連環画富春江画報、各地少年児童出版社發表和出版連環画作品。従連環画轉型画漫画是非常自然的事。

5.
据介,您15岁时就当省十佳青年。能简单一下当年的当理由

 

答:可能正好當時正好全国在宣傳張海迪,号召向張海迪式人物学習。作為因身残未能正式進過一天校門的我,15歳己在地方報紙上發表作品的事跡,所以才被選上江蘇省十佳優秀青年的吧。雖然後来作為身残志堅的人一再被宣傳,但当時對画對詩歌痴迷的我却渾然不覚,一心只想做個在個領域的専業人士。的確,画画和思想也不要用脚画或思考的阿。(笑)


6.
在,您来到广州,特殊少儿开展漫画作潜能开发课程,您得意何在?上课过程中,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或者课时的趣事也行)

 

答:目前還没有開始給特殊少儿开展漫画不過我早在几年前己在東京開過児童絵画教室。雖然当時的学生都是正常児童,但我感覚普通的美術教育其實未能開發児童的想像力,却反而束縛了児童的天性。我根据自己的成長経歴,譲孩子們對絵画本身有興趣,發揮毎個孩子天性特長。相信特殊児童也是一様,我相信最好的面對特殊児童的教育就是不要因為他們特殊而特殊對待,要公平對待他們和相信他們。也譲他們相信自己。就如我自己,従小我并不認為自身和別人有何不同。


7.
据了解,您自己身体也出现过问题,您是如何克服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的?

 

答:我的身體除了先天性的脊髄骨裂縫引起下肢神経麻,走路有点拐外没有其他健康問題,也能開未改造過的普通車。画漫画需要一個好體力,我是個精力旺盛的人。要説克服困難,還不如説是因為従不把困難想成困難吧。


8.
在很多小学生都看漫画,部分在学漫画,您有什么建?(可就如何画好漫画介绍经验

 

答:小学生都看漫画是完全不奇怪的事,要是在小学生階段就開始学習訓練漫画技法的話,我却認為没有必要。我有両個児子,大児子也正是小学生階段。我認為在小学生階段,就是一個尋找自我興趣点的時期, 做家長的就是看着就好,譲他們自然生長最好,完全没必要特別為漫画做些什麼。要是想譲孩子接触美術的話,到是有些必要。美術是一個総合素質的一部分。漫画经验也是要在有了各個方面的修養後才有用的東西。(包括美術基礎素質、文学基礎素質等等。)

 

                               315日被采訪電子文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