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傳媒大學新聞系将要毕業生采訪
(2012-06-21 00:52:39)
标签:
漫画文化创作中国 |
问:您在前往日本的时候,应该刚好是您在国内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一般人看来是不会选择放弃这个机遇的,为什么您会选择到竞争激烈的日本?
(我看到您在采访里提到自己是为了进步,主要是指哪方面?)
答:当时27岁就有工作室,人员齐备,生活无忧,只要一直创作下去肯定有很好的发展。可对我来説只要一个环境不能再给予我更多学习的机会的话,就是一个不好的环境。——并不是说在日本得了所谓国际上的奖项,就已经是个很成熟作者了,我不想要一个画出什么都人人都叫好的环境……所以,毅然决然的去了日本,那个漫画大国……
问:那么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当时选择在国内发展,现在会怎样?
(因为我感到您的画风,即使在那一代人当中都是比较特别的,会不会担心自己的特色受到日系画风的“主流”影响?)
答:這個……説實話,没有想過。要是現在非要就事論事的話;看到国内同行的發展的方向,可能差不多吧……至于画風,應該不會受日系影響的,一直一直堅持的東西。
问:您在微博上提到过自己和很多日本的漫画家有过交流,那么在日本学习的时候,您觉得谁对您的影响最大呢?
答:應該凡是接触過的前輩漫画家都有値得學習的地方。但我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漫画以外的東京這個城市。如對日本文化的認知認識等等。“生活即漫画,漫画即生活”一直是我的人生态度。所有的创作经验和理念都不应该是因为跟了哪个老师才有的。这个世界才是你的老师,自己向社会学习如何生存和思考。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你必须了解他国的文化习惯,才能跟他们打交道。也才能把自己的文化观念传达给别人,形成所谓交流。这也是我必死地学习日语的动力吧!开始一个连字母都不会,一年半后就能直接流利打电话,拿着作品去各个出版社毛遂自荐了。
问:我家里也有90年代末到日本学习和工作的亲戚,据他们说当时在日本的国人,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特别是语言问题,您当时有没有遇到过这些困难?这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呢?
答:后来听说很多漫画作者去日本,都是留学的方式去的。漫画家文化活动签証的只有我和聂俊吧。当时聂俊在餐馆打工,打电话跟我感叹说:“我一个漫画家的手,却用来洗盘子。”我就和他开玩笑说自己想去打洗盘子的工还没法打呢,腿脚不好没人要阿!我想说的就是个人心态问题,你在国内是漫画家,出国以后必须打洗盘子的工的话那就得打,这很平常。
现在很多青年人没法随遇而安,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性格的养成要感谢阅读。因为没能上学,所有的书都是我的教科书。9岁~11岁左右基本上国内外的名著就看完了。当年我家那边的人给我的评价是“瘸子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大笑)。书里面提供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所能接触的范围吧。雖然當時最大的困難的語言問題,但一年半的努力也足够了。
问:回国之后感觉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地方?
答:感觉变化最大的是北京的景色和人文吧!?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歓80年代和90年代的北京,胡同的地道老北京的親切的大爺大媽們……
问:是什么促使您再次放弃在日本事业回国,并且成为漫画杂志的主编?
答:也不能算放棄了日本的事業回国,家還在東京呢!(笑~)其實一開始回国計划只是両年,帮助国内雑誌創刊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又延長了一年,就成三年的回国計划了。
问:还有关于您之前在微博上说,年轻一代的漫画家没有志气,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
答:真正想表达的时候,是不考虑什么市场的。就像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即使面对空无一人的舞台上也能大声歌唱一样。我想手塚治虫大师在创作那些作品时,应该没去想几十年后的今天,世界儿童都会喜欢吧。所以要用心画漫画,而不是用技法画漫画。要是抱怨画漫画带不来好的生活、把生活一团糟的原因都怪罪于漫画,就算不画漫画,去干别的工作,还是一团糟吧
问: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况,其实是我们国内的创作体制的问题?
答:有学生提过类似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我们中国的?为什么日本的东西才受欢迎?我们是不是要向日本靠才能算好作品?回答是:我们90后的年轻人为什么被嘲弄成脑残, 90后自小就大量地被动地接受日韩文化信息,而他们却不能真正生活在日韩文化空间里,他们的父辈,周围的环境都都使他们产生了不协调感,导致极端的精神孤独……但他們在孤独的過後,便是成長。在国内這様飛速發展的時期,代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創作体制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肯定不是全部。比如詩人北島,顧城時期是最压抑声音的時期,可他們仍然能發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问:您之前提到我们的漫画圈子里是自己人消费自己人,我以前觉得是我们目前没有好的漫画杂志给更多圈外人提供平台(或者说,好的漫画杂志都太短命)您觉得呢?
答:関于這個話題,决非如此簡単地理解,我真實的意思是:本身漫画就不應該划一個圏子,任何行業都不應該划一個圏子。漫画作品是服務讀者的産品或商品,其帰属應該是作為消費者的讀者。作為作者和策划者及编辑者都應該知道自己的讀者在哪里。
问:那么您觉得,现在年轻一代的漫画家,他们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答:個体的話,毎個人的方向都會有所不同。我去做一些评委工作时,发现有的人会继续思索,走的更远。而有些人却因为得奖而停滞不前。要说建议或忠告的话;一是要认真对待,相信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工作是最公平的,所有人都会看得到你的努力。二是平和接受。假如説得到了什么奖,那只是别人给你的评价,奖项只是别人对你的认可,自己内心得有自己对自己的的认可标准、追求。别人说你好你就一定好了么?用最平和的态度去感谢别人给你奖,而不是感觉自己好伟大。
获奖的唯一好处也许是,告诉你是优秀的,所以你不能停滞不前、不能堕落。给你压力让你不要走歪,有的人顶不住就毁了,有的人顶住了就会走的更远。
创作者都是孤独的,无法超过的是自己。
问:听说您要开办漫画学校,初步的打算是什么?
答:外面流傳的有関開办漫画學校的説法都是源于身邊的一些人,其實我本人并不想做漫画學校。一是非常之累和繁瑣,雑事諸多。二是并没有一個老師和几個助手的那種師徒関係的工作室形式効果好。
(被中国傳媒大學新聞系将要毕業生采訪,有些問題問得很好,很専業!未来的新聞記者,加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