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锁清秋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朵夏花,最先凋零;是哪一片叶子,让秋天开始。季节的辗转,将许多记忆隔在了昨天,再回首,已是隔着了几重山水。
上班路上,梧桐树已经开始落叶,秋已深沉。夜里,听着窗外窸窸窣窣,那是风吹梧桐的声音。夜未央,有微凉清风抚过星空,想要洗净尘世浮华,也像在诉说烟尘往事。
我住的这个城市,梧桐是一片苍翠之景,在季节的变化中,总是不改本色。它们挺立在一些道路两旁,静默又茂盛,使得人们的视野,始终笼上一层淡淡的壮丽。它们在季节中的低调与奉献,让人们体味到一种豁达,同时让城市充满绿意。
一年四季,梧桐都是美的,但很多人还是更喜它在秋天的样子,觉得秋叶纷飞更有诗意。这不,今年秋天,小区对四周的梧桐落叶,已从“随落随扫”改为“只捡不扫”的新规定。须臾间,就有了一种感动,人们终于开始懂得从细节去体现一种温情与柔意。
以前有位歌手叫张行,上世纪80年代曾红及一时。他有一首歌叫《一条路》,歌里唱道:“走过春天,走过四季,走过我,走过你。”我想,他唱的那一条路上,肯定有梧桐树,人们从那些落叶上走过去,也就快乐地走过了自己。
也许,梧桐的叶子,是落在地上才美的。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周而复始的陪伴与相思。这也像我们心里最深切的情谊,不论在哪里,时过境迁,却一直相随。
夜里去超市,走在雨中,看见两旁的梧桐,在秋雨的肆虐中,也有一些孤寂。尤其是看到雨中零零碎碎飘飞的叶子,突然还是感到了秋的深邃,夜的清冷。
秋风,秋雨,梧桐落叶,这些都散发着悲情,但也给世人留下了瞬间的美丽。在我的认知里,梧桐比性喜追风的杨柳,要显得端庄和凝重,生命内核透着大气。
走过秋天,看见一树树梧桐,也习惯地捡拾与它有关的许多古诗词,并从中慢慢发现,秋天里的一切低调心绪,好像都归并到了梧桐的萧瑟里。
譬如,李煜就曾在亡国时吟出了“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寂寞梧桐”,千百年来,便深深印在人们心间,演变成无法遗忘的寞落与冷清。
还有“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当口中念着李清照的这首《忆秦娥》时,总是会浮现出梧桐叶落时的凄凉与悲切。
至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凭借梧桐和细雨,把人间秋愁,诠释得空前绝后的婉约与细腻。
在古人眼里,梧桐是有灵性的。认为上苍赋予了它感知秋风的使命,会在初秋落下第一片叶子,向人间报告秋天的消息。于是,就有了“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佳句,也让人们在山一程水一程中,为它油然生出许多扯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我有时想,梧桐叶,如果只有春夏的绿,没有秋冬的黄,也许就不会那么迷人。ml而且在我眼中,即使黄叶落尽,那褐色的空枝,也是一幅写意画,有种别样的空灵。
抬头,远远望去,天高云淡,流浪的风依然恋着漂泊的云。而秋风起处,随着梧桐叶子的飘落,如珮如环,如怨如慕,让我遐想,让我沉思——
觉得萧瑟并不单单贯穿秋,秋也不仅仅渲染萧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太过完美,反而不美。梧桐叶落,也许渲染了秋的萧瑟,但同时也定格了另一种美丽。
走在梧桐树下,想起多年前郑源的《寂寞沙洲冷》:“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这首歌曾风靡一时,那时喜欢的是它的韵律,而今我更喜欢这首歌的沧桑之味。这大概也是我经历一些事后,更能体会到歌手当时的心境。
其实,人生的宿命也不过如此,所有的姹紫嫣红,所有的悲欢离合,皆若白驹之过客。子夜,听着清脆的雨声,幻想着自己,其实也像风中的梧桐叶子,原本是过客,何必千千结。此时,不由又想起一个问题:百鸟之王的凤凰,为什么只在梧桐栖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