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芭蕉过雨绿生凉

(2017-10-12 09:11:15)
标签:

芭蕉

雨后

画页

微凉

感动

分类: 散文、故事
芭蕉过雨绿生凉                           芭蕉过雨绿生凉     

   微凉的秋夜,沏一杯清茗,于墨香飞舞的文字中放逐心情,放飞思绪……
   随手翻阅一本水墨画册,又看见那幅模仿齐白石的《雨后》画页。浓重、阔大、湿气袭人的芭蕉叶和淡墨勾出的芭蕉干,一明一暗,一干一湿,显露出雨后的清新。画的左下方,还有一句“芭蕉过雨绿生凉”的题词。我曾经查过,齐白石原画题的是一首诗——
   安居花草要商量,可肯移根傍短墙。
   心静闲看物亦静,芭蕉过雨绿生凉。
   每次看到“芭蕉过雨绿生凉”几个小字,眉间心上便会滋生些许欣喜。我想,画家饱蘸水墨一挥而就,写完这几个字时,心情一定是惬意的。
   文字,真是个可爱的精灵。有时,只是几个字符的简单组合、排列,就能唤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带给心灵温暖、感动和共鸣,给薄凉的岁月增添几多温情。
   “芭蕉过雨绿生凉”,好一幅清新生动的情景。清澈的雨水滴落在芭蕉叶上,窸窸窣窣的声音,如一曲清凉入心的旋律。这时,一个人,即使身影落寞,内心也会无比丰盈。
   我们小区旁的园林,在亭台轩榭之间,能看见夏荷、修竹,还有角落里的芭蕉和蔷薇。我眼中,竹子像是旧式的文人士大夫,荷花像杜丽娘那样的大家闺秀,蔷薇很像调皮丫鬟的样儿,只有芭蕉,彰显着一种含蓄大气。芭蕉懂得守静,可洒然,也婆娑摇曳。有时候,觉得芭蕉更像一个情怀深深的古意女子,安然在市井的烟火里。 
   自古来,芭蕉就是文人喜欢的。即便跳出萱纸,移栽庭院,庭院的品格也会即刻飙升。
   想起《秋爽斋偶结海棠社》里众姐妹做诗,探春因她院子里的一丛芭蕉,为自己取名“蕉下客”。我很佩服这位女子,凭着她的才干,借用芭蕉,独辟一方天地。

      芭蕉过雨绿生凉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读过杜牧的这句诗后,有时会想,若能在窗前种棵芭蕉树,有风吹过时,可听它吟吟于窗,有雨飘落时,可听它簌簌于梦,于是,一种吟诵突然就被定格,一种凉意就被放牧至今。
   以前有一次看那画页,读到“芭蕉过雨绿生凉”,却突然读出了一些悲凉的意思。尤其当翠色渐浓,雨滴响彻于枕时,觉得这几个字也窖藏了另种愁思。
   小区的一侧也种着几丛芭蕉,路过时,偶尔也会想起“芭蕉过雨绿生凉”之句。有一次雨后,突然心心念念地想去看看。于是,踏着积水,越过矮小的围栏,跑到它的下面。芭蕉叶上有许多圆圆的水珠,额头偶尔碰到叶子,雨珠便会滴到头上,微凉而欣喜。
   微凉,多么恰到好处的温度,不喧嚣热烈,不冷若寒冰;微凉,就像一个走过世事沧桑的女子,依然从容优雅,曼妙若水,素心如镜。
   乡下老宅,也曾种有芭蕉。三间平屋前,芭蕉与院前纤长的土路,成了很好的隔离。逢了雨,鸡鸭齐齐躲避蕉下;日头炽热,狗盘成团贴着芭蕉叶。小时候,天热时,我会拖拽着阔阔的蕉叶往地上一展,躺下就睡。屋子是泥地,端砚般幽浸,睡着凉悠悠的。 
   我喜欢芭蕉,不单喜欢它的清幽与宁静,更钟情于它直抵心灵的颜色。春阳乍暖之时,那一抹抹或浓或淡的绿色,巧妙的融合在花丛中,勾勒出一幅清新蓬勃的景致。夏日艳阳高照时,那一丛丛连绵的绿色,给心间带来了无尽的凉意……
   随着年岁渐增,应该把日子过得删繁就简,从容不迫。闲时能与花木相伴,与书本相亲,虽然没有高朋满座,少了觥筹交错,但心里却分外的丰满、充盈、踏实。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若,每一个陌上行走的日子,都生活在猜疑、算计之中,不曾有过心灵的温暖和感动,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安居可以商量,我还是想要一所自带庭院的房子,种一丛芭蕉在院里。深秋凉夜,能听窗外风雨萧然,听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喜欢这样的清凉寂静,不念念,也不悲戚。
   今夜,无雨,却有秋月。我轻轻咀嚼着墨香,任一抹绿意在心底荡漾出清凉的涟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庭院深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