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诗词酒中吟
诗赋酒,酒言诗;诗乘酒兴,酒助诗情。自古以来,诗与酒就是这样难舍难分。
李清照,一个名耀青史的女词人。是生活中的甜美爱情和秀丽山水,成就了她的创作,涵养了她的灵性。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女性,舍她其谁。
李清照一生喜欢作词,也喜欢饮酒。因此,她的词与酒,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证明这一点,有人对她的词作进行了统计,发现,她留存至今的四十五首词中,带酒字的就有二十四首,其比例之大、内容之丰富,群压古今。
酒,在李清照的词中占了独特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正是这些词中之酒,才使李词的内容更加空灵,更好的表现了她的情绪,也让她的文字更具生活本真。
记得小时候,初读李清照的词,便发觉她喜欢赋词浅饮,或者叙说浓醉。她写的词,不论是乘兴而作,或是引恨而为,我好像都能闻到其中的酒味。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我幼小的心中,一世奇女李清照,经常就是这样喝得晕乎乎的。
喝醉的李清照,我依然喜欢,因为喜欢她带酒味的词,因为潇洒,因为美丽。还有一首大家熟悉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浓醉,让你不得不想去拥抱光阴。
酒不醉人人自醉,是一种境界,也是品酒的极致。这境界,男女都能达到,但尤以女人更甚。再来看看她的那首《醉花阴》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情景,其人其情其酒其词,皆是行云流水。
每当时势坎坷、心情不好时,李清照更喜饮酒,也喜欢作词。比较典型的是那首被人吟咏最多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她心情悲凉、凄清、惨淡时,饮下几杯薄酒后,往往就化作了这样凄冷的词句。
靖康之乱后,仓皇南渡的李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饱经人生风霜后,她的酒和词更多了一些凄凉之味。可即使这样,她在人生沉浮中,仍然以词为器,把真诚、善良、美好、向往、月白和风清,全都赋予了生命。她用一路凝聚着血与泪的文字,诠释着自己超凡脱俗的人格,也让生命在经历中日渐丰盈。
南渡后,李清照的喝酒,基本上就是在喝国愁、家愁和孤寂。把这种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还是那首《声声慢》词。现在把全词录出,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喝、怎么愁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采飞扬的李清照,就是这样爱词爱酒,并借酒浇愁的。可是,她也有刚烈的一面,其不屈的禀性,更让不少须眉心生愧色。很喜欢她的那首五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千古绝唱,也算得上是空前绝后的。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话,男人经常说,但好像更适合女人,尤其是喝酒的女人。人们都说,喝酒的女人背后总有故事,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愁与情。而一些与知己轻抿浅酌的女人,往往都有许多珍贵但却难以放纵的心情……李清照就是这样的女人,只是她把酒融化进了文字里,成就了她独有的词风,流芳百世。
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喝了一辈子酒,确是喝出了灵感,自出机杼,成了一家风情。可以说,李清照的酒,不单喝出了忠君爱国的高尚品质,还喝出了词作史上无人能及的一座丰碑。
我喜欢读李清照,读这样一位千古奇女子,读她的传世心曲。我喜欢她清朗与柔情并驱的词章,不离不弃,直到今日。光阴深处,伴着隐约的酒香,我徐徐掩卷,心潮难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