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淡淡的世界
我喜欢淡淡的一切,我希望世间的一切都是淡淡的。
我这样说,不仅是因为个性,或许是因为经历太多的事情。生活中那些淡淡的茶水,淡淡的饭菜,淡淡的交谈,淡淡的举止,就像缕缕馨香,一直优雅着我的岁月。
苏东坡描写西湖,曾经有一名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早春时节,在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才真正是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只有一蓑烟雨中的西湖,才是最美的。
这种淡淡的美,又让我想到佛教的禅味,那也是在静思中,多了几分淡淡的神秘,是曲径通幽处的恬静。禅比之悟,多了一份幽深;淡比之浓,更接近天然浑成。如果说禅,是大彻大悟,有些难;那么淡,其中的意韵深远,更不易。其实禅的核心,也是淡看风月。
所以,我在光阴流转中,不论丰盈或是凋零,总是云淡风轻。总是以淡心对待得失,以静心看尽荣辱,在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并一直牢记,欲望越大,压力越大,欲望越强,枷锁千钧。人一旦跌入“欲”的深渊,就会腐蚀心灵,使人成为欲望的奴隶。
淡,其实也不是无味。淡淡的新绿让人喜悦,并不只是因其淡,而是因为有了希冀。淡淡的流云让人平添许多欣喜,也不只是因其淡,而是有了那份漂浮的随意。
于丹教授精僻的人生论点,有理有据让人叹服,总是引人共鸣。雪小禅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修为和艺术气息,是别人无法模仿亦无法揣摸的。她们都不是倾城姿,但都有一抹淡淡的情怀,一袭素素的青色。那种轻轻的飘逸和真情,使她们蒙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美,有一种让人无法移开目光的神韵。我喜欢这样的女子,虽在时代中成为骄点,却没有造作虚伪;虽在盛名之下,却淡淡地安坐在时光的经纬里。
人如此,生活亦如是。尤其是人与人相处,我更推崇“淡”字。淡淡微笑,轻声问候,偶尔相聚。这样,就会不争艳,不夺色,不求名,不为利。这样,就不会活得太累。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句老话,却很精辟。人与人相交,有些话,你不说,我不会问;有些事,你不做,我也不会期许。有些话,你说了,我明白,也许没有表示;有些事,你做了,我知道,不一定明显反应。但我心里总是透亮,总是相知相惜,哪怕淡淡的。
生活中,喜欢淡淡的烟雨,伴着淡淡的心情。那些曾经走过的斑马线,那只逗过的小狗,那些闻过的花香,那一树仰望过的香樟叶……想起,亦是如此刻骨,如此铭心。
花中之王的牡丹,我也喜欢,但总觉没有君子莲那样沁人心脾。因此每个季节,我都喜欢摘一朵淡泊的花,插在光阴的花瓶里,养一壶春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喜欢这几句流芳的箴言,觉得很深远旷达,是一种崇高的智慧,是哲理,也是人世间最深刻的美。
还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面对喧嚣的红尘;喜欢“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总是把事物看得美美的,淡视浮沉,荣辱不惊。
我之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因我从小喜欢纯水的透明,喜欢清水的见底。人道水清则无鱼,无鱼就无渔,无渔则无欲,多么明白的事情,多么浅见的道理。人生原本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把交往如此复杂又何必?
王勃脍炙人口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是把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同古人相比,我们也许少了一些旷达,一份恬淡,一种清新。还少了一份肝胆相照的洒脱,一份义薄云天的情意。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生在世,有求淡之美,方得天地之真。禅之韵,淡之美,喜欢这样的意境。这其中的深,这其中的妙,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人生,虽风雨兼程,我却行走在淡淡的路上,采一路淡淡的丝路花雨。我从那淡淡的远方走来,向着淡淡的远方走去,任淡淡的红尘,遮住我淡淡的足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