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妈妈老去
母亲,她是我学说话时喊的第一个人。
待我慢慢长大后,母亲是让我觉得啰嗦唠叨甚至不满的人。无论我是单身或是成家后,她是永远觉得我吃不饱穿不暖,永远地嘘寒问暖关心我的人。
昨天去母亲家,刚走到楼下,就看见她提着垃圾袋,佝偻着踯躅前行。我喊一声:“妈”,她满脸的皱纹便如蟹菊般瞬即绽放,眼睛好像也有了精神。
我接过垃圾袋扔进垃圾筒后,母亲喋喋地说:“快进去,快进去,我去拿吃的。”
进屋后,她讪讪地呢喃道:“放哪里了?还是吃完了?”不停地为我寻找吃的。我为了掩饰即将夺眶的泪水,连忙走进厨房,用手掬了一捧水向脸上洒去。
母亲忙不迭地递过来毛巾:“快擦擦,快擦擦。”
柔软的毛巾吸干了脸上的清水、眼睛里的泪水。接着坐下来陪母亲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语,耐心地听她说了几百遍的故事。
生命匆匆,谁能读懂谁的心灵?岁月漫漫,谁能解开谁的心音?
我的母亲,一个有点知识的女人。这些年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一个只会日夜操劳的女人。她那粗糙的手,写满了生活的沧桑。时间的流逝,又在她曾经美丽的脸上刻下了岁月的印痕。
爸爸的离世,让我深切地领悟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儿女们总是挣不完的钱,做不完的事。总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对母亲总是想用钱来搪塞。

我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吃一整根甘蔗,什么时候要用刀将甘蔗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吃。我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用牙咬开核桃,什么时候要用小榔头敲开来吃。我不知道母亲的苦与乐,我不知道母亲的无奈与孤寂;我不知道很多东西用钱是买不到的,我更不知道“牛老老一春,人老老一年”的道理。
母亲总是告诉我说:“好好工作,我什么都不需要,好好照顾自己……”可谁又能知道她心里是多么渴望孩子们在她需要的时候能够在身边,陪她一起吃饭,一起说笑,一起散步,一起看电视……
前几年母亲身体还好,我带着她去了云南,去了北京。母亲第一次坐飞机,很是高兴。回来后和亲戚们绘声绘色的讲在天上看到的云,讲白云下面的城市和乡村。
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便是沉甸甸的亲情。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上网,可以看书,可以聊天,可以找朋友聚聚。可是我忘了,母亲不会这些。这样的纠结,该找何种办法去释然,去证明我们真的爱母亲。
人生并不都是色彩斑斓的,生命里若没有遗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刻骨铭心。打开记忆之门,翻起那些曾经的时光,我能记得母亲的微笑,还有她的美丽。生命中的那些暖,时光是会记得的。
可是,母亲还是在渐渐老去。她中午睡觉起来,常常会搞不清是下午还是第二天早晨。昨天,看着母亲哆嗦着手吃饭,我站在她身后,捏捏她瘦削的肩膀,我该为她做些什么呢?我想那不单单是物质上的给与,而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抚慰。
我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家,与母亲并不都是“一碗汤”的距离。能经常给母亲一个电话,倾听她的心事,对她来说也许就是最大的慰藉。
母亲经常会有无助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应该给与她及时的支持。当母亲渐渐老去,这时候,我一定要给与她曾经给与过我们的。
望着耋耄之年的母亲,我真的舍不得她就这样老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