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冬雨
冬天,我们这里不下雪,但经常下雨。
寒冷的冬日,走在雨中,迎着点点滴滴的凉意,让人能保持一种清醒,也能抚平躁动的情绪。雨中的天地,分外空灵,亦如路边的枝叶,虽然随时会被寒风肆掠,却也曾经有过自己的美丽。
人们大都喜欢春天的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喜欢夏天的雨,尤其是大旱之后,说那叫甘霖;更喜欢秋天的雨,说是喜欢它的诗情画意。
而冬天的雨,少了春雨的细腻润泽,少了夏雨的肆虐狂暴,也少了秋雨的缠绵悱恻。它经常是裹挟着南下的寒流,往往是不期而至。它不威猛,不暴烈,不需雷霆开道,不用闪电照明,但却执着而略带几分矜持。此时不由想起了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他笔下描写的冬雨,总是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
其实不论什么雨,我都喜欢,都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情愫。所以,我很喜欢听肖邦的那首“雨滴”,深深感动于音乐中的那个故事。还喜欢在下雨的时候,坐在书桌前,捧一杯香茗,遥望远山的朦胧,独对雨中的迷离。当阵阵凉风吹起书页时,绵绵烟雨总让书卷里的词章和故事,弥漫了潮湿的气息。
冬天的雨,也许它欠缺了“饮泣芭蕉声不断,撑天藕叶路边开”的那种氛围,却也绝不乏“珠帘细细抚楼台,漫拥千山带醉来”的意境。当你独倚冷窗,看转角处的小巷,如果出现一柄久违的油纸伞,同样也会遮住低过屋檐的光阴。
在我心中,觉得冬雨更有一种清澈透明的美,像一首飘逸灵动的诗,用淡淡的倾诉,温和地述说着它的不愠不火与自然平静。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要用一种平淡的态度,一个宽容的胸怀,一个真诚的微笑,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冬天的雨,雨丝和着寒风,的确有些冰冷。但它的浑厚深沉,却也湮没了许多都市的喧嚣,为繁华的城市景观平添了几分肃穆与宁静。
冬天的雨,的确略带几分凄惋。而那低低的云,也仿佛载不动人间的离愁别恨。斜斜的雨丝,伴着若有若无的淋淋漓漓,有时也会让人莫名的心悸。
冬天的雨,没有礼赞,没有讴歌,总是自顾自地飘零。可要知道,春天的万物复苏,山河重整,其实也有冬雨的一份功勋。当人们徜徉在万紫千红里的时候,那无边的春色中,也有冬雨泼洒的痕迹。
走在冬天的雨中,我们看的是情致,听的是心境,品的却是人生。当雨从檐角落下、风在窗外穿行时,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会被关在门外,细雨轻烟却留在了心底。所以,若无静心,则很难品味出冬雨的厚重与深沉。
下雨的傍晚,我往往会在窗前,看窗玻璃上雨花轻溅,任思绪飞越红尘,在岁月的苍凉里,感悟着一个人的朝圣。荣也罢,枯也罢,觉得只能凡心眷眷,淡淡的来,淡淡的去。在这一片天地间,伴着风和雨,更容易接受一个平凡的结局,不留一丝叹息。
天色渐晚,又是一个冷冷的夜,不知明天是下雨还是万里无云。若是下雨,便备一壶烈酒,取来杯盏,对着黄昏暮雨独饮,驱赶寂寞,填满思绪的空隙。
这世界,因为有了雨的存在而显得静谧、无邪。而静静飘落的冬雨,更为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几分和谐,几分美丽;为这世界的清新,默默地奉献着它的一切,无怨无悔。
冬雨一般下的不是很大,时间也是断断续续。但雨后的城市,却会显得更清爽,更洁净,仿佛荡涤了一切浮尘。
我喜欢冷冷的冬雨,它应该是春天派来的使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