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那一片竹林
时光在温婉的岁月中悄然流淌,演绎了一幕幕跌宕沉浮的流年旧事。在匆匆逝去的岁月里,总有些记忆无法磨灭,郁结于心。
国庆外出旅游,看到路边一片葱翠的绿竹,突然便十分想念家乡那片给过我无数温馨回忆的竹林。
竹林就在我家屋后的坡上,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每次回去,都喜欢踩着那条斑驳曲折的小路,到竹林中去走走,闻闻淡雅的竹香,听听林中的鸟叫虫鸣。
家乡的竹子很多,多得如人生的风景。在田边、地角、沟旁与房屋周围,一团团、一洼洼、一片片都是竹林。有翠竹、凤尾竹、楠竹、毛竹……一眼望去,风扶凤尾,似画如诗,神韵挺秀,潇洒生逸。
每年的三月,一场春雨过后,竹林里便会迸出许许多多的竹笋。伏地远远望去,那一个个林立的笋子,极像古殿楼宇和亭台楼阁的残垣断壁。
炎炎夏日时,竹林的枝叶却越加茂盛。坐在竹林下的石头上休息,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头顶,叠翠千丈的竹叶,遮阴蔽日,送来丝丝的凉意;地面,纵横的竹鞭缠绕,草木盈尺,网住点滴的欢愉。
当秋风吹来时,竹林的叶子会纷纷飘落,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竹林下,人们三五成群,沏上一壶自种的山茶,摆上一碟油酥花生,诉说着家长里短,畅谈着农忙闲事……
冬天的竹林,偶尔也会盖满雪花,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洁白素雅的世界。虽说远不如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但也不愧为一道乡村风景。

这就是我家乡的竹林,悠悠的竹韵,一生难忘,一言难尽。
记得,苏东坡曾有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怀。其实,像东坡先生这种铮铮傲骨、潇洒豪放的大才,也只有竹才是他感悟生命的一种菩提。至于那位号称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其画出的竹子却无一片糊涂叶。
家乡的竹子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纹理通直,光滑坚硬,是制作各种常用器具的上好材料。因此,家乡的人大都会制作竹器。走进每一家,你都会见到竹凳、竹椅、竹桌、竹床、竹席……每次回家,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竹凳上,吃着用竹甄蒸出的饭,感觉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最喜欢睡在竹床、竹席上,那种凉爽的感觉,沁人的清香,总是伴着我十分惬意地进入梦里。
竹林是我家乡的骄傲,也是家乡取之不尽的财富。现在的家乡,竹林深处已经盖起了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整洁的水泥巷道上,跑着一辆辆摩托车,载满了乡亲们的欢声笑语。
家乡很美,美在竹林;家乡很富,也富在竹林。
尽管岁月在指缝间流淌,不管我身处何地,家乡的竹林总是镌刻于我的脑际。葱翠的竹林,烙上了故乡的印迹,总给我十分痴情的慰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