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那条小河
记忆中的那条小河,自北向南横垣在村的东边。那时候我还太小,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流向了哪里去。
春天的时候,河里没有多少水,两岸长满了青葱的水草。还有许多可爱的小蝌蚪在水草间游动,远远地望去,一切都是那么温暖而又温馨。
夏天来了,雨一天接着一天的下,河水变得急且猛,一夜之间就平了岸。立在河边定眼看那流水,一会儿头就会发晕。这时候,大人们便不再允许我们去河边了。
枫林含羞,蒹葭飞度,几阵凉风下来,秋天就不可抗拒的到来了。河里的水缓缓地流,岸边树木的落叶纷纷地飘向河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即使是光着腚的小孩子也是要到田间劳作的。二丫便是那个每天天不亮就被母亲从睡梦中揪起来,在骂声中边揉眼睛边牵着牛出门的放牛娃。
深秋的清晨,河岸上的蒿草因了露水越发变得凄迷。牛在河边贪厌地吃着草,二丫左手挽着牛绳,右手拿着梳子,梳着她那蓬乱的头发。牛吃完了这边的草,掉转头去吃那边的草时,悲剧发生了。二丫被牛绳扯倒,滚到牛的脚下,被牛深深地踩进了淤泥里。
人们通过散落在河岸上的梳子和一双大小不一的拖鞋找到了她。从此二丫娘凄惨的哭声就一直烙在我的记忆里。

每年七月半,二丫娘都要到河里放上几盏河灯,不知道那微弱的光能不能为二丫照亮阴间的路,能不能温暖她那还没有睡醒的瘦小的身躯。
自二丫走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到河边去。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树叶落的光光的。一阵唢呐声吹过来,还伴随着密集的鞭炮声。一队迎亲的队伍立在河东,最显眼的应该就是那顶花轿。记忆中象是等了很久才见河西这边有人簇拥着新娘过来。新娘是谁不记得,在一阵起哄声中新郎背起新娘,开始穿越那条小河,那河跟往日一样,可是感觉他们在河里走了很久很久……
离开家乡后,我曾经在各种地图上寻找过那条小河。那河真的是太小了,连个名字也没有,它北连长寿湖,南接什么沟,最后流入了长江里。
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记忆中的村庄。那河还在,河面上多了几座桥。我立在桥上俯视河面,那河已没有记忆中的那样深了。小时候从岸上往河里俯冲时的那种飞一般的拉风感觉,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了。
也许河里沉淀了太多的岁月,真的变浅了;也许河还是那条河,不同的是我长大了。
从桥的跨度来看,河床的宽度也就十几米的样子,可是在记忆中那新郎背着新娘象是走了一个世纪。
有些东西,也许真的是需要一个世纪来跨越。
加载中,请稍候......